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8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80)

共检索到 80 条数据

  • “非遗”语境下安徽花鼓灯人才现状分析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要有一定的继承者,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然而,随着时间的变迁,安徽非遗项目花鼓灯老艺人们年事已高,有的艺人已经不具备传承的能力,这就要求安徽花鼓灯的传承者接住这个接力棒,一代一代地把这门艺术传下去。因此,重视安徽花鼓人才现状研究,是安徽花鼓灯传承和保护的重点。

  • 非遗文化传承与专业人才培养融合策略探究 2020-06-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发展需要依赖于传承人所掌握的独特技艺以及相关知识.为此,在培养传承人期间要从娃娃抓起,在教育中渗透非遗文化传承的相关内容,加强小学生的认识,潜移默化间渗透文化传承的信念,为培养专业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研究 ——以永春白鹤拳为例 2020-06-01

    永春白鹤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是碎片化的传承,有较大的局限性。基于发挥现代学徒制的作用,对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开展研究,进行了三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 基于“一室两基地一平台”的高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6-01

    本项目以潍坊地区典型非遗项目作为民间艺术的抓手,以获得山东省教育厅首批批准立项建设的"齐鲁守艺人传统民艺传承创新平台"为载体,围绕潍坊地区文创产业发展和高职院校文创人才培养现状展开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山东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学生为主要实践样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创新为引领,基于"一室两基地一平台",探索包含课程建设、教学内容重构、师资队伍建设、"作品—产品—商品"完整链条等内容的高职数媒设计类专业文创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提升育人质量,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研究 2020-06-01

    永春白鹤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是碎片化的传承,有较大的局限性。基于发挥现代学徒制的作用,对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开展研究,进行了三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 “非遗”的传承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 2020-06-01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潮阳是千年古县,民间艺术丰富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潮阳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建设,推动全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笔者拟就潮阳区用好人才促进"非遗"传承发展谈几点主要做法.

  • 以专业学院建设创新非遗人才培养——以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为例 2020-06-01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基于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非遗专业的办学基础,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以“保护基因、传承内涵、创新发展”为宗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非遗传承高级技能型人才。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聚合“政府、行业、高校、企业、研究院”五股力量,充分发挥专业学院的优势,将“利益链、产业链、教学链”三链深度融合,探索出非遗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式和途径,为传承中华文脉、弘扬非遗文化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 用国粹点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浅议如何运用国画的叙事方式去记录中国非遗 2020-06-01

    国画起源于汉代,因汉朝人认为国家是居天地之中,取名中国,所以称绘画为"中国画",简称为国画。中国现今正在如火如荼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很多年轻人投身于一些热门的职业之中,例如金融、新媒体等。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活的灵魂,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的非遗理论研究方面缺乏人才,成果也不够丰富。文章从非遗的概念和重要性着手,分析如何培养非遗人才,以及如何利用国画的特殊叙事性去记录中国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