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57)
新闻(5)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57)
非遗资讯(4)
政策法规(1)

共检索到 362 条数据

  • 非遗视角下传统武术拳种传承人保护机制的构建 2020-06-01

    传统武术拳种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人有责任、有义务应努力将其发扬光大,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拳种。对此,基于非遗视角,从民间传统法法律体制和西方外来文化两方面,分析当前影响传统武术拳种传承人保护的主要因素。从五方面构建传统武术拳种传承人保护机制。

  •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现代泉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2020-06-01

    近年来,济南提出打造全国的区域性经济、金融、物流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的科学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作为建设现代泉城的重要文化资源,它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将会极大助力现代泉城建设。以融合的思路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多个领域合作的“非遗+”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融入现代生活的需要,也正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设现代泉城进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措施推

  • 非遗再设计,见人见物见生活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科技迅速发展,信息高速迭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不断变化,要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非遗,势必要结合时代发展,采用创新的形式。创新设计对激活古老的非遗至关重要,融入生活的再设计将赋予非遗产品、非遗技艺、非遗工艺新的活力。如何帮助传统工艺等非遗走进当代社会、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让非遗

  • 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 2020-06-0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呵护,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创造力的珍视。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初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分层级的保护体系。但是,一些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却依然有待完善。为此,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对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 中国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浅议 ——以大平调为例 2020-06-0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帮助非遗项目持有人、从业者强基础、增学养,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大平调演员参加河南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应在增加培训时长;加强把子功、身段等训练内容;打破区域界限;扩大剧种和演员覆盖范围等方面努力。

  • 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课程研究 2020-06-01

    在全球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认知与教育、传承与创新成了热点话题。该文以地方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为基础,结合三期非遗剪纸传承人培训和一期非遗雕刻传承人培训的课程设置,通过分析传承人和研究生、大学生各自的特点,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高校研究生、大学生双向培训课程,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和高校教育的互惠,阐述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命名研究 2020-06-01

    非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提倡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新时期,非遗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是文化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命名传承人,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一项基础工作。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的命名认定,有利于提高传承人的社会地位,激发出传承人带徒传艺的热情,为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维系人类文化多样性作出新的贡献。通过对传承人定义、调查和认定,明确调查、认定传承人过程中的具体程序和内容,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完善

  • 浅谈文化馆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作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是人类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劳动生活写照,是历史不断沉淀下的文化精髓,是民族智慧以及文明的优质结晶,是民族美好愿望和美德品质的载体,同时,也是民族情感与文化历史交流的重要桥梁。文化馆以其肩负着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能,其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具备着特殊优势,所以,文化馆要最大限度上彰显此类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