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674 条数据
-
如何更好地开展非遗传承人保护与传承机制建设研究 2020-06-01
在中国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仅留下丰富的历史文物,近年来各地区发现的非遗也逐渐增多。与文物不同,非遗主要是由传承人世代相传的,为使更多的非遗传承保留下来,政府针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定一系列保证机制。只有做好各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保护、扶持工作,使传承人能够充分履行责任,发挥作用,同时着力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的传承机制,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生生不息、永续发展。
-
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以非遗传承人研修班为中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表征,同时也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源泉。我们保护它的目的,就是确保这一源泉永不断流。但在当下,“创新”思潮影响下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由于过于强调“提升、改造与利用”,开始对非遗的原真性、整体性和传承性造成重大伤害。保持文化多样性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应该将“传承”置于首位,省思当前实行的各类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班。
-
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濒临灭绝,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承与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传承人是非常关键的传承载体。所以,要想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源远流长,就必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随着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我国也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并且制定相关政策和传承机制,在保护非遗传承人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加强非遗保护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0-06-01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10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发表了意见。大家普遍认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市有必要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相关制度,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传承发展中
-
关于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当前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尤其在相关部门的大力促进之下,非遗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更多的丰硕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是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责任,在世界科技发展,关键发展都不断日新月异的今天,非遗保护工作也要用创新的思想和理念来加以进行。
-
关于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当前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尤其在相关部门的大力促进之下,非遗保护工作也取得了更多的丰硕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是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共同责任,在世界科技发展,关键发展都不断日新月异的今天,非遗保护工作也要用创新的思想和理念来加以进行。
-
壮族师公舞蹈文化在非遗教育中的传承与保护——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 2020-06-01
刘正宏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一书,深入探究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实施路径。该书致力于探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传承教育模式,以期为我国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人,提供理论甚至经验方面的借鉴。以数字化的形式传承保护壮族师公舞蹈文化,可充分促进文化资源共享,同时可推动文化资源以一种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有助于简化文化的加工和整理工作。
-
你中有我 相融相生:浅谈新时代非遗传承与传播 2020-06-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等项目。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强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遗保护向纵深发展,对传承传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一、非遗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