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674)
分类筛选新闻(42)
新闻(8)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674)
非遗名录(42)
非遗资讯(5)
学术交流(2)
政策法规(1)

共检索到 1724 条数据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践行启示——以汉中饮食类非遗名录为例 2020-06-01

    以汉中域内饮食类非遗名录汉中面皮、谢村黄酒、宁强核桃馍、城固原公土席的生产性保护实践为案例而得到的启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必须要与时俱进,以创新推动生产,促进传承,以使之继往开来;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工作的主体是人民大众;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还须在"生产"之外下功夫。

  • 小非遗 大世界记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猴技艺 2020-06-01

    小非遗诞生记毛猴这个名字,对于北京以外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很新奇。金丝猴?猕猴?还是其他什么小动物?当他们看见这项北京非遗的时候,心里又平添了更多的问号。是个标本吧?它身上的毛是植上去的吗?当他们知道了毛猴的制作工艺后,都会啧啧称奇

  • 活态传承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培训影像记录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项目纪录片纪实 2020-06-01

    非遗传承人在高校进行再培训,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活态传承形式,将这种形式用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其既是传播信息的影像,又是历史的档案资料。纪录片通过对研培项目的教师、学员、专家等不同角度的采访,形成了口述形式的历史资料,同时可以将影片以现代方式进行传播,具有深远的传承意义。

  • 瑶乡非遗文化的传承 2020-06-01

    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花瑶古寨的花瑶挑花技艺传习所,一位年轻的花瑶姑娘,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奉堂妹的精心指导下正在制作花瑶挑花,经过走针、刺图等工序,一幅造型别致、初步成型的花瑶挑花呈现在前来观光的游客面前……这是瑶乡强力推动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2018年以来,虎形山瑶族乡相继组织召开

  • 湘中傩狮舞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对策分析 2020-06-01

    湘中傩狮舞是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流行于湘中娄底市涟源枫坪镇及其周边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章以湘中傩狮舞为例,分析了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对策,并探讨了湘中傩狮舞目前的传承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接着从保护对策的角度出发,思考傩狮舞目前在经济保护和社会保护两个层面可以应用的方式。最后提出传承人的培养机制,以从根本上解决传承主体缺失的困难,试图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更多可以尝试的方法和途径。

  • 民间传统舞龙舞狮非遗现状分析与传承发展研究* 2020-06-01

    当前舞龙舞狮非遗文化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但实际发展情况仍有欠缺,为此对舞龙舞狮非遗现状分析与传承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非遗现状方面,总体规划不足,缺乏理论研究和保护意识,传承人才缺失,对舞龙舞狮进行盲目建设,经济价值开发效果不佳。传承发展方面,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机遇,提升发展平台和品牌效应,持续性培养传承人才,顺应体育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扩充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扶持,推进舞龙舞狮和地方经济文化的双向发展。

  • 构建“非遗”传承共同体的策略探析 ——以江苏常州市为例 2020-06-01

    在我国政府的主导下,行业、组织、学校、社区和个人多方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非遗"传承共同体秉持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活态传承"的理念。构建"非遗"传承共同体是在政府政策支持下,依靠行业协会和群团组织的支撑,融合网络教学平台和媒体宣传平台,在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中共建共享优质"非遗"教习场地资源、传承人资源和课程资源。

  •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0-06-01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区域发展、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此,本文重点梳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方式现状,并有的放矢地构建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谋得新出路,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新时代下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