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724 条数据
-
广西非遗在环境设计特色专业中的活态传承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其历史价值和当代艺术价值被我们再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与教学目标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高校的创新改革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势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非遗引入高校校园课程体系建设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创新课程建设,对广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发展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探究如何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传承与创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能有效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寻找新的途径。
-
非遗侗锦图案的构成形式与文化传承 * 2020-06-01
基于对湖南省通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考察不同非遗侗锦传承人对侗锦图案的情怀与技艺,研究得知侗锦图案独特的构成形式使其具备一定的研究价值。通过实物样板采集、图案骨骼结构绘图再现等形式,试图解析侗锦图案的构成原理和历史演变过程,探讨侗锦的审美及文化价值,旨在更好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的文化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传统舞蹈保护实践与反思 ——以陆丰市甲子英歌、东海钱鼓舞、滚地金龙保护工作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舞蹈类项目根植于地方社会生活与习俗,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舞蹈的实践和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考察陆丰市整体的文化生态背景及近年来对传统舞蹈项目所展开的保护工作,通过成体系的名录建设、有效的校园传承机制,以及专业团体与高校的合作研究与应用等措施,探讨新时期具有地方特色的、行之有效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之道。
-
“非遗进群众”对白马藏族舞蹈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2020-06-01
在国家大力提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效果并不显著,本文以白马藏族"非遗"舞蹈为例,以"非遗进群众"为突破口,深入研究"非遗进群众"对白马藏族舞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让"非遗"舞蹈真正走进群众,从而对白马藏族舞蹈进行根本性及全面性的传承和保护。
-
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言”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20-06-01
十九大报告战略性地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核心就是继承、保护和创新五千年来中华文明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以山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以长期而广泛的调研为基础,通过具体实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提出构建非遗保护体系的措施
-
晋祠侍女像在当代背景下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现状,分析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设计。针对晋祠侍女像探讨创新设计理念,将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在当代背景下通过网络技术与自媒体开拓文创设计新思路,以希对我国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开发领域有所裨益。
-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坪曲子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保护传承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相同的困境,寻求解决困境的途径以及找到合适的前进道路,传承与发展。以九寨沟县音乐作品类非遗项目南坪曲子为例,通过对其作品结构、音乐特征、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简单分析,从而对南坪曲子的保护传承途径和对其融合发展路线进行探索,使其更能适应社会衍进的发展近况,在保护传统的同时,也能积极创新发展。
-
非遗保护视阈下的赣剧传承与文创产品设计结合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保护,展现文化魅力。本文根据前期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内容进行总结,并从以创新达成文化的积累、口传心授、创新发展之路、非遗的保护需求、传承重点的划分五方面,论述了非遗保护视阈下的赣剧传承与文创产品设计结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