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 条数据
-
从传播学视角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以浙江非遗文本英译为例 2020-06-01
非遗外宣英译应遵循两大基本原则:效果为中心原则和读者第一原则。本文以浙江非遗英译为例,提出了译者在非遗英译中可采用的翻译策略,从而使译文能在目的语受众中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
从传播学视角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称翻译策略 ——以河南非遗名称为例 2020-06-01
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遵循非遗名称的翻译特点及翻译原则,以河南非遗名称为例,分析非遗名称的翻译方法。
-
口头传统的沿袭:富川瑶族民歌的传播学研究 ——以平地瑶“蝴蝶歌”为例 2020-06-01
富川瑶族民歌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是非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口耳相传、世代相袭的传承方式使其具有鲜明的口头传统特征。本文从传播学的语境以及"非遗"保护的视角,以富川平地瑶"蝴蝶歌"为例,分析其所沿袭的口头传统特征和社会功能,同时强调了传播环境对"蝴蝶歌"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
-
川粤非物质文化传播比较研究 ——“蜀风雅韵”与“粤韵风华” 2020-06-01
地方戏剧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和粤剧均为地方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基于传播学理论的"7W"模式,对川剧和粤剧在传播目的、环境、主体、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等7个维度的传播学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广东非遗传播可借鉴"蜀风雅韵"进行川剧传播的做法,强调以展示和传播为目的进行节目设计和演出;增加以沟通为目的的非遗双语介绍;通过整合资源打造非遗项目综合体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