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6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67)

共检索到 267 条数据

  • 汇聚非遗人才 共建传承平台招募帖 2020-06-01

    在漫长的制瓷历史中,景德镇历代瓷工创造了精湛的传统制瓷技艺,这是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也是留给世人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加强手工制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加大非遗研究和传播力度,积极培养后备人才,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院)拟充分发挥资源平台作用,诚邀全市各类非遗人才及民间高手,联手共建传承平台,共享发展成果。

  • 见人·见物·见生活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传承传播实践* 2020-06-01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来到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参加“非遗活态传承与城市生活美学论坛”专题论坛。很荣幸有机会就“非遗在城市社区的传承”这一主题,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上海的实践与体会。众所周知,上海是一座创新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是这座城市的精神与品格。

  • 面向传承和传播的非遗数字化研究 2020-06-01

    一、研究背景全球化背景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信息时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机遇,数字人文的出现促进了人文学科与技术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活化、隐性等特性对非遗数字化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二、国内非遗研究现状从发文机构角度分布统计,发文数量较多的科研机构大多集中在广东、北京、湖北、山东、重庆等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区域。从期刊来源角度分析,相关论文遍布几乎所有类别期刊,说明非遗研究已经进

  • “非遗+旅游”再燃云南魅力 2020-06-01

    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人类文化多样性,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原文化部提出了“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3个重要理念。以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为重点的一系列工作次第展开,使得非遗回归生活,并且在当代生产生活中再现活力。随着旅游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非遗在旅游中的科学利用

  • 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2020-06-01

    西部民族地区文化生态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但挖掘和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基础非常薄弱,将数字技术合理运用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播当中,是提升民族地区非遗保护能力、扩大其传播影响的有效路径。数字技术是当今最前沿的信息科学技术,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因

  • 非遗如何传之有道 2020-06-01

    目前,我国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0万项,其中国家级的有1372项,39项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酒香也怕巷子深”,非遗传承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先辈智慧的传统技艺,也需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让非遗融入人们生活。

  • 留下历史存照 助力雄安腾飞——雄安新区音乐类“非遗”系列考察摄录研究工作回溯 2020-06-01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在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设立雄安新区,这一地域即将迎来沧桑巨变。为了给巨变之前这一地域的传统文化样貌留下历史存照,为文化雄安的建设理清本土文化资源存量,我们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团队会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河北大学出版社、保定市“非遗”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对雄安新区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普查,并对音乐类非遗项目进行了系列考察摄录和研究。这项

  • 黑龙江民间艺术文化传播的保护与传承 ——评《保护与传承——黑龙江民间艺术》 2020-06-01

    随着一大批民间艺人一个个离世,中国民间艺术濒临灭亡的危险和困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组织各国申报“非遗”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这引起了我国政府对民间艺术这种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于是在2006年6月把每年的6月10日定为“文化遗产日”。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以在全民中形成,黑龙江民间艺术文化传播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轰轰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