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499)
新闻(2)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499)
政策法规(1)
学术交流(1)

共检索到 501 条数据

  • 《江西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2017-10-28

    江西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凝聚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赣鄱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实践。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7〕25号)和《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江西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发展研究——基于山东的现状考察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研学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组合型新名词。从广义上说,非遗研学指以非遗为对象的研究性学习,它伴随着非遗的传承过程而广泛存在,此前常被冠以"进修""修学""实践"等名称;从狭义上说,非遗研学专指将非遗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包含学、行

  • 井陉民间传统文化资源与创新研究 2020-06-01

    自21世纪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开始,各地非遗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将是"争奇斗艳""百花齐放",在文化复兴之路上大放异彩。传统文化因地适宜地传承创新,有助于新时代文明发展。河北井陉县是石家庄地区依靠太行山脉与晋文化相连接,并具有丰厚的民俗文化、多彩的民间文艺、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冀中文脉的地方。非遗项目众多,传统古村落分布多处且历史悠久,民间庙会文化较为广泛且异彩纷呈。井陉传

  • 奉新县发掘优秀传统剧种——锣鼓戏 2021-08-26

    奉新县发掘优秀传统剧种——锣鼓戏

  • 非遗视阈下传统手工艺人的传承困境及对策 2020-06-01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技艺,是农耕文明的代表性产物,是凝结民族智慧的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传统手工艺逐渐衰落,一部分技艺水平高超、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濒危项目被纳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体系中。这些非遗项目主要包括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传统医药类以及民俗

  • 手工造纸工艺下的非遗保护研究 ——评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 2020-06-01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这项距今近两千年的技术至今仍在人们生产生活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机制纸的发展和普及,许多传统手工造纸工艺正在被取代或部分取代,有些传统手工造纸工艺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抢救这些频临消亡的传统造纸工艺已是迫在眉睫。目前,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的保护是以保有遗产的事实性、综合性与继承性为中心,依据制造运输交易等措施,把非遗资材转变成非遗文化消费品,以此更为有力弘扬继承这一宝贵的"技术基因",使人们从中获得启示,不断提出新的技术思想,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守非遗之根 承民族之魂 2020-06-01

    9月7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与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携手举办的冲国(大连)纺织非遗文创品牌特别展”在辽宁大连展出,展览聚焦了“非遗与品牌共融”主题,以民族品牌和非遗精品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魅力。同期,纺织非遗创新发展研讨会应运而生,研讨会主题为“非遗与品牌共融”,旨在通过纺织非遗品牌展示、研讨交流,探讨纺织非遗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雨花中学 扎染:一体化、分学段推进 2020-06-01

    非遗项目解读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同时也是湖湘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文化的社会关注度受限,以扎染为代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举步维艰。2012年,凤凰扎染技艺入选为第三批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