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0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00)

共检索到 100 条数据

  • 依托乡村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传承龙狮非遗文化 2020-06-01

    龙狮文化是我国非物质遗产文化的瑰宝。在有着“龙狮之乡”美誉的双凤,开展“龙狮运动进校园”活動,对于保护非物质遗产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把龙狮文化所蕴含的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精神保障,既丰富了校园文化,也让非遗文化有了弘扬与延续的可能。

  • 基于GIS的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20-06-01

    为了解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湘江文化圈中104个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文化圈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聚合型空间分布,集中在江永县、宜章县、炎陵县、浏阳市4个县市。形成了3个高级密度圈,分别是长株潭核心圈、炎陵—茶陵核心圈、南岳核心圈,以及3个次级密度圈。研究发现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具有丰富性、二元性和兼容性等特征,其空间分布与水文、传统村落和宗祠寺庙的分布存在着相关性。

  • 岭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实然困境与优化路径 2020-06-01

    目前岭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进行立法、普查、规范制度等工作。而岭南体育非遗的活态传承亟待解决传承群体老龄化与窄化、非遗资源分布不均、非遗保护权责不明、环境嬗变导致非遗生存土壤流失、非遗工作"重申报,轻保护"现象普遍等诸多问题。建议:加强非遗活态传承的相关政策与保障;构建全学段体育非遗传承教育体系;打造体育非遗文化产业链;续构与生成体育非遗传承场域;增强非遗保护意识和地域文化认同;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深度融合。

  • 多彩端午节展现文化魅力 2020-06-01

    端午节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此节。对古人而言,“午”通“五”,因此“端午”又常称“瑞五”。随着时代的变迁,瑞午节在民间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习俗,逐渐从先秦单一的辞邪活动演变为一种内涵深厚、延续久远、影响广泛的大型文化体育活动。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瑞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 桂滇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模式——基于文化生态空间保护的视角 2020-06-01

    文化生态空间是桂滇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特定环境空间,加强对文化生态空间的保护,是实现特色村寨体育非遗活态传承的重点。文章运用文化生态理论、生态学理论及场域理论对基于文化生态空间保护的桂滇黔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非遗活态传承模式开展探讨,并提出模式具体实施的对策建议:建立文化生态空间信息系统、确立文化生态安全识别标准、完善文化生态保护动力系统、构建文化生态保护监管机制。

  • 文化圈理论视角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基于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沿线的考察 2020-06-01

    以文化圈理论为逻辑起点,在对丝绸之路甘肃段文化圈类型梳理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甘肃段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分类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非遗名录中“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4大类中的部分项目内容;根据已有的相关文献,结合该区域沿线历史、文化、地域等特征,将其分为12个类别.并提出了编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设立专门的体育非遗保护职能管理机构、创新沿线体育非遗要素的生产性活态保护思路、建立体育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等保护的多元途径.

  • “一带一路”中国沿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20-06-01

    一带一路是我国面对世界发生复杂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等众多挑战所提出的发展战略,其目的就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与我国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共同提高和发展。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GIS地理分析法,分析我国沿线各省市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发现"一带一路"中国沿线体育非遗级别分布各异,类型多样,呈条、带状分布,有集聚特点,并结合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性的意见,这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以甘肃省为例 2020-06-01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评价是将其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甘肃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构建评价模型,并挑选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非遗旅游资源,运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科学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级别较高的体育非遗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酒泉、张掖、甘南地区,这些地区是自然人文旅游地、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地、宗教历史圣地,对旅游者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充分利用这些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对级别较高的体育非遗资源进行科学保护与利用,将推动地区体育遗产与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