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09)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09)

共检索到 1309 条数据

  • 新时代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艺术美学、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民俗节庆、传统体育和游艺,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它是人类历史的文化创造和积累,是人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基础与家园。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习惯。一、非遗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关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你还有多少误读 2020-06-01

    我“过度强调原汁原味,会把鲜活的文化传统变成僵化的木乃伊。”“不是一个地方申报成功了,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成了他们独有的传统……”日前在沪举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策展人才培训班上,文化和旅游部相关专家的授课令人耳目一新。经过一周的学习,不少学员感慨,本以为对非遗的相关知识点了解得蛮透,没想到很多是误读。

  • 2019年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南平市建阳区举办 2020-06-01

    2019年8月5日至7日,由省文旅厅主办,省艺术馆(省非遗中心)、南平市文旅局承办,南平市文化艺术馆(市非遗中心)、建阳区文旅局协办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南平市建阳区举办。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守钦,非遗处处长苏忠明、省艺术馆馆长陈秀梅,南平市文旅局局长徐勇、建阳区区长魏敦盛等领导参加开班式,全省各设区市、县非遗负责人及骨干参加了培训

  • 文化自觉视域下高校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的智慧结晶,非遗的产生渊源、传承脉络、情感表达及本身所蕴藏的文化本质和知识讯息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是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造成的文化生态失衡使非遗面临消亡的境地.非遗保护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文化部门的高度关注.

  • 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济南举办 2020-06-01

    经过各省(区、市)推荐和专家遴选,全国共有131个曲艺项目参加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60个、省级代表性项目34个.全国的非遗传承人将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深厚文化内涵的优秀节目通过剧场展演、进社区演出等形式展示出来,全面体现近年来我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 李永军:独辟蹊径的非遗保护人 2020-06-01

    在下属眼中,他是一位开拓性领导;在合作伙伴眼中,他是一个幽默但要求严格的企业家;在年轻人眼中,和蔼健谈的他被亲切地称为"李爸"。他就是永新华韵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副会长李永军。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此指引下,李永军带领团队致力于在非遗保护

  • 非遗传承保护的“徽艺小镇”实践——黄山徽艺小镇案例简析 2020-06-01

    文化产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黄山徽艺小镇坚持文化自信,是以保护传承非遗技艺为核心打造的特色小镇,地处黄山高新区核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符合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导向。

  • 石丽平:在“一带一路”建立非遗驿站让苗绣与世界对话 2020-06-01

    “贵州的民族自主品牌如何在商海中站住脚跟,甚至抱团出海,是贵州民族民间企业面临的新课题。我不仅要把松桃苗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还要让它与世界对话。同时,希望以政府引导、企业唱戏的形式贯通中西,在‘一带一路’建立非遗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