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09)
新闻(12)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09)
学术交流(7)
非遗资讯(3)
政策法规(2)

共检索到 1321 条数据

  • 现代视野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保护——以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为例 2020-06-01

    从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至今,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进入第18个年头。在保护工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立法式保护等也在一步步探索中开展着,也试图开展非遗项目的分类保护。但纵观十大类非遗项目,不难发现,其中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数量可观,他们是众多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强对其非遗项目的保护,对保护文化多样性

  • 非遗视阈下传统手工艺人的传承困境及对策 2020-06-01

    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技艺,是农耕文明的代表性产物,是凝结民族智慧的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传统手工艺逐渐衰落,一部分技艺水平高超、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濒危项目被纳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体系中。这些非遗项目主要包括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传统医药类以及民俗

  • 手工造纸工艺下的非遗保护研究 ——评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 2020-06-01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这项距今近两千年的技术至今仍在人们生产生活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机制纸的发展和普及,许多传统手工造纸工艺正在被取代或部分取代,有些传统手工造纸工艺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抢救这些频临消亡的传统造纸工艺已是迫在眉睫。目前,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的保护是以保有遗产的事实性、综合性与继承性为中心,依据制造运输交易等措施,把非遗资材转变成非遗文化消费品,以此更为有力弘扬继承这一宝贵的"技术基因",使人们从中获得启示,不断提出新的技术思想,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情况调查报告 2020-06-01

    福建省是非遗资源大省,目前已有8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名册),是我国迄今在国际非遗保护三个系列上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其中,"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的项目。该计划于2011年筹备申报工作,于2012年被正式公布列入。根据申报时的承诺,2020年是"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收官之年,为了检视这项工作的成效,我们陆续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

  • 以文化创意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美学效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与旅游利用,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实践命题,它甚至成为新时代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而如何在科学保护这些承载着民族记忆和精神的非遗资源的基础上,使其得到有效的利用、活化和充分发展,则是需要学界深入探讨和解决的一个综合性课题。据此,本文提出的思路及基本观点是:以文化创意激活非遗资源的旅游美学效

  • 太极拳申遗成功,传承从敬畏开始 2020-06-01

    新闻事件:2020年12月17日,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广泛关注。入选世界非遗名录,即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太极拳申遗成功,意味着太极拳受到的关注度会更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嘉兴实践 2020-06-01

    紧抓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首位战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深入实施、禾城文化复兴战略打响三大机遇,实施"五大工程",打造非遗保护传承的"嘉兴模式"、非遗开发利用的"嘉兴现象"、非遗融合发展的"嘉兴经验"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挖掘其内涵,为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注入新生机。嘉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文化之源,也是吴越文化传承地

  • 教育与合作从高校“非遗研培”思考传统工艺的再造与活化* 2020-06-01

    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重要门类之一,尤其是传统手工艺术,有许多依然作为重要的社会经济产业,活跃于当代社会生活。2016年,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里,把国家非遗保护实践和工作理念上升到新的高度,提炼出三个理念:在提高中保护的理念;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理念;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2017年,项兆伦同志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