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309)
新闻(12)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309)
学术交流(7)
非遗资讯(3)
政策法规(2)

共检索到 1321 条数据

  • 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分析 2020-06-01

    我国地大物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然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千姿百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文化生态逐渐遭到破坏并产生变化,致使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濒临消亡的危险,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文章分别分析了非遗数字化采集、存储、展示和传播阶段中的几种手段;以皮影戏为例具体分析,提出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建议,最后对尚待解决的难题展开思考。

  • 少数民族“非遗”法律保护机制的域外比较及启示研究 2020-06-01

    世界各国日益重视“非遗”保护,建立了众多的“非遗”保护组织并有充足的经费保障。在公法保护方面,各国重视调查与记录,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多样化的认定,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来源群体,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单独立法保护。在私法保护方面,很多亚非国家承认并尊重社区集体权利,并确立了公有领域有偿使用制度。域外经验对中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的启示主要包括:采取统一立法的立法模式、整体性保护的保护理念、重视专项立法、尊重少数民族与传统社区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非遗”私权保护路径等。

  • 公共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以抚州市图书馆为例 2020-06-01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图书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文章从非遗保护的意义和抚州非遗概述入手,分析公共图书馆在保护工作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并以抚州市图书馆为例,列举了部分保护措施,借以抛砖引玉。

  • 黑龙江省非遗望奎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根据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对黑龙江省非遗名录的统计,截至目前,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244项,却只有部分被人们熟知,如东北传统大秧歌、东北二人转,但还有很多优秀的非遗文化没有机会向人们展示。例如望奎皮影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保护措施不完善、传承人缺乏等原因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本文旨在研究保护与传承望奎皮影戏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如何在信息时代传播和普及望奎皮影戏。

  • 文旅融合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以贵州平塘为例 2020-06-01

    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兴起的同时带动了信息化产业发展,促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面临新的挑战。走融合、创新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方向。以平塘县的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的现状为案例,探究究文旅融合视域下,当地旅游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结合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的效益,促进文旅融合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非遗传承人的创业意识研究——以“海派剪纸”的创业实践为例 2020-06-01

    非遗创业是生产性保护的必要路径,传承人是非遗的“文化持有者”,应当是非遗创业的核心群体。基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剪纸”创业实践的案例,分析非遗传承人要具备几个重要的创业意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意识是创业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市场认同意识是非遗创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非遗产品的创新意识是创业企业的生命力。这三种创业意识是基于非遗资源真实性、传承性、认同性等本质特点提出的,其根本旨归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非遗的生产性保护。

  • 非遗“燕山大板”进入地方高校的措施研究 2020-06-01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千年来历史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冲击,当今高校是保护传承中华民族非遗优秀民族文化的阵地。要让大学生更加主动地去热爱、珍惜并尊重民族传统文化,深刻理解非遗保护的重要性。本文阐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梳理"燕山大板"的历史沿革、传承脉络、表演形式、价值和影响力。其次归纳国内外非遗传承保护现状、总结非遗"燕山大板"走进高校的意义所在。最后对非遗曲艺"燕山大板"进入地方高校提出实质性建议和措施。

  • 云南德宏傣族泼水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 2020-06-01

    傣族泼水节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宝贵价值与长远意义。本文分析了德宏州傣族泼水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从宏观视角对傣族非遗状况展开全面且系统的介绍,并深入分析了傣族泼水节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同时,探讨了傣族非遗传承过程中存在问题,讨论了泼水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本文对加强对傣族非遗的保护意识和发展及传承泼水节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德宏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