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8 条数据
-
非遗视野下丽江纳西族女性羊皮披肩的设计特征解读 2020-06-01
丽江纳西族女性披用的羊皮披肩是该民族非遗服饰中的典型代表。该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披肩的整体造型与局部装饰设计特征进行了详细解读,从中引申出丽江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内蕴与观念传承。就造型而言,结构安排中渗透着该民族对"七"的数字崇拜,形制、廓型与材质的设计上体现出对立统一的原始辩证法思想,色彩搭配中体现出对黑与白的色彩崇拜。就装饰而言,无论是手工还是机器制作,七星圆盘传达出的是该民族价值观中对勇敢、勤劳美德的强调,披肩背带则折射出与自然"情同手足"的生态观念。
-
传播视野下瑶族传统服饰的创新与保护 2020-06-01
传统服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是人们对历史和对自然关系的诠释,它承载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渊远的历史记忆。瑶族传统服饰是瑶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从当代传播的语境以及"非遗"的角度,分析瑶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提出对瑶族传统服饰传承与保护的对策,重视在传播视野下对瑶族传统服饰的传播与创新。
-
数字化视角下东莞千角灯文化内涵与价值 2020-06-01
千角灯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东莞千角灯有了全新的特色与文化内涵,因之也具有了更高的价值。本文对东莞千角灯文化在数字化时代下的内涵和价值进行分析,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千角灯这种非遗文化形式,并推广和传播千角灯文化。
-
中国面塑艺术发展现状及可持续性探讨 2020-06-01
面塑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民俗艺术的典型代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消费观念不断变化,面塑艺术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当前面塑艺术传承主体角色分化,经营和传承方式多样化的现状,提出面塑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大胆进行传承和创新;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主体能动性;从多种渠道扩大传播力度,推动非遗衍生品的开发;重点挖掘面塑的民俗价值,增进面塑的社会教化功能等。
-
文创产品设计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文创产品设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我们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创设计前,要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源,再运用设计手段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创新设计。文创设计不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中起到积极作用,还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也起到积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保持活态,要发展就必须先活下来,其次才能进行发展创新。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时,要善于挖掘优秀的非遗文化,推出更多优秀的非遗文创产品,最终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融合困境、路径与机制 2020-06-01
研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目的、保护路径、价值体系上与高校内涵发展的职能、方向、教学资源有着高度的耦合性。但非遗进高校仍面临实践水平不高、形式主义较强、传承绩效较低等困境。可通过图书馆数据库、教育教学体系、校园传承基地、校园环境、校园孵化器"五大平台"建设驱动非遗保护与高校内涵发展主要诉求的实现。并以"政、校、企、传"为核心利益相关者,发挥各自优势,构建基础保障机制、联动运行机制、监督考评机制,通过协同合作,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高校内涵发展之间的融合。
-
非遗舞蹈对素质教育舞蹈的价值分析 2020-06-01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上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非遗舞蹈对素质教育舞蹈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为此,文章结合二者的关系着重从历史性、德育性、综合性几个方面分析非遗舞蹈对素质教育舞蹈的价值,旨在能够更好的促进素质舞蹈教学发展.
-
民间信仰与区域认同:国家级非遗“五猖太平灯”的历史传承与文化意蕴 2020-06-01
五猖太平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至花灯"的主要灯种之一,历史悠久、寓意丰富,集民间歌舞杂耍、原始工艺、宗教信仰等原生态文化符号为一体,凝聚着当地百姓的集体记忆,反映出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对"太平灯"的考察兼顾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视角,一方面通过"空间"描述,考索其历史源流,揭示其在"变"与"不变"中发生、发展的空间状态与区域结构;另一方面,廓明其演绎形式,以解密其中蕴含的多重文化内涵,依据仪式的普遍性辨识出其"偶像"与"真身",有益于探索传承和保护以"五猖太平灯"为代表的区域性、小众型非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