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7)

共检索到 27 条数据

  • 开拓非遗题材图书出版的新路径 ——以知识产权出版社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知识产权出版社在致力于出版智能化与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加大非遗题材的出版力度,提炼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非遗文化内容,重视大数据手段的应用与媒体融合,为创新传统文化、推动学科发展做出了成绩。

  • 非遗图书融合出版路径探析* 2020-06-01

    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出版成为发展趋势。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正需要融合出版物的有效传播,但是在非遗图书中普遍存在重视传统纸质出版而轻视数字内容创新,重视出版物的学术价值而忽视其在大众范围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重视纸质图书内容的深耕细作而忽视对其的宣传推广等一系列问题。有必要从强化非遗图书数字产品内容质量、利用新技术提升非遗图书可视化表达效果、加强图书线上线下推广活动与非遗衍生品开发等方面探索非遗图书融合出版的新路径,更好地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振兴。

  • 天津花丝镶嵌技艺器物美学意义及出版传播策略研究 2020-06-01

    现今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地方非遗保护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从天津花丝镶嵌制作技艺的发展史、地方非遗保护重要性、技艺所包含的器物美学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以传承与传播地方非遗技艺文化为出发点,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出版行业有效融合发展。文章从出版学角度,分析天津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书籍的出版路径,详述出版原则、出版范围、出版策略,系统阐释了对天津花丝镶嵌技艺开展书籍撰写与出版的重要意义。

  • 非遗资源数字复合出版的构建与思考 2020-06-01

    非遗资源数字复合出版的创新之处在于复合,复合即将同一内容呈现在不同媒体上,充分发挥各类媒介优势,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非遗资源数字复合出版有优势也面临诸多问题,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传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录》丛书出版发行 2020-06-01

    2018年12月,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的《传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录》丛书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分10大类40卷,共计800余万字,以口述史的形式,对河南省已公布的832位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地挖掘与整理。书中附有大量图片、音像资料,对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文化和其“背后的故事”进行全景扫描和鲜活展现。该丛书的出版

  • 出版社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互动探讨——以上海“非遗”慕课建设及出版实践为例 2020-06-01

    数字出版、音像出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内容尤其适用。文章结合上海市文教结合项目"指尖上的非遗慕课"建设的案例,概括项目的运作过程,从内容设计和应用推广两个方面介绍实践探索中获取的经验,并对出版社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发挥作用提出建议和思考。

  •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图书编写出版的思考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图书编写出版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多方面、多层次和多维度的,作为个体口述实录的出版物,它不仅汇集了传承人独特的技艺表达、演述过程及经验思考等内容,填补了相关资料的空白,成为提供新材料的一种基本方式;也丰富和深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阔了视野,成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媒介;同时总结和反映了传承人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创造力,为非遗传承人培养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并为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打下基础。出版和利用非遗口述史图书一定是带有抢救性地去做,编写内容要体系化,注意伦理问题,综合利用,构筑传播和交流的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进而实现非遗资源的重构,满足人们对文化记忆和历史叙述表达的新需求。

  • 数字出版物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播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20-06-01

    在数字传媒背景下,数字出版物体现了时代特征,也展示出数字化技术的优势。“非遗”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多样性的一部分,将数字出版传播技术融入文化遗产传播中,不仅为“非遗”文化传播提供了契机和机遇,还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创新发展。基于此,文章将探索数字出版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影响,分析文化遗产创新传播对策,推动数字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