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0)

共检索到 10 条数据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06-01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是全球化更加深度发展的时代,现代化和现代性进程也与日俱深。民间文化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转换,进入人类文化遗产的天地,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文化观念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更是一出全民性接受全球化事实并汇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去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非遗保护行动,获得了世界性声誉,也为国际社会贡献了非遗保护的独特智慧与经验。在破解非遗主客体身份纠缠的哲学悖论时,中国找到了打开难题的钥匙。

  • 从茶园游会成功举办看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20-06-01

    在2016年‘茶园游会’成功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名录,在2018年5月,茶山镇茶园游会以‘美丽茶山,幸福游会’为主题,此次游会不但体现了非遗活动与乡村振兴、精神文明相融合的文化传统,更是在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中,实现了创造性和创新)性的重大突破.茶山人民群众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文化部门加大了对于茶山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同时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精神号召,充分体现新时代非物质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精神,坚持‘尊重传承、携手弘扬、融入时代、融入生活’的活动宗旨,将茶园游会发展成为全民参与的文旅活动,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也引领茶山文化走进新时代的发展壮大当中.

  • 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的景观设计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经许多岁月传承下来的优秀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首先要明确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分析城市中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方向,合理利用所学知识,重新唤醒该地区的文化活力,提升以及改善该地区的环境景观水平。天津市三岔河口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造性转化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方案。

  • 稷山螺钿漆器工艺在高校中的转化与创新 2020-06-01

    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是承载着山西特色风情的传统手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双创"的大背景下,高校应成为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阵地,如何在高校中对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进行转化与创新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在分析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高校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将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在高校中进行转化与创新的建议

  • 稷山螺钿漆器工艺在高校中的转化与创新 2020-06-01

    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是承载着山西特色风情的传统手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双创"的大背景下,高校应成为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阵地,如何在高校中对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进行转化与创新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在分析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高校各专业的学科特点,将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在高校中进行转化与创新的建议。

  • 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 ——以傩雕工艺为例 2020-06-01

    傩雕工艺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商品化"的特征已日显突出。当前,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下,如何正确认识"非遗"商品化的原真性保护与创意再造的关系,理解区域文化定位与品牌意识构建在"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帮助傩雕工艺传承人走出现实困境,使中国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挥出"非遗"文化应有的价值,以此助力乡村振兴,是亟待思考的几个问题。

  • 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论手工技艺非遗资源的创造性开发 2020-06-01

    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代代相传的内隐性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文明记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甚至科学价值。探索手工技艺非遗资源的创造性开发是实现对其保护和传承发展的题中之意,也是融入时代精神价值的文化自觉。本文立足手工技艺非遗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问题诊断,解释非遗融入时下文化生态的困局,提出从传统与现代共生的视角

  • 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仅要保护传承,也要创新发展。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传承,传承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发展。本文从提出"非遗"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容与关键问题入手,通过对传承人、传承内容、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国际案例研究,总结出完善传承人培养体系、挖掘遗产背后普世价值观、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非遗"资源与文创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等有效经验,以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