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 条数据
-
华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在京成立 2020-06-01
华夏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日前在北京华夏文化大厦正式成立,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推进又多了一支生力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会长由非遗艺术家常月红先生担任。常月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非遗在国内和世
-
流淌着的华夏文明 ——揭开大运河非遗的“文化密码”(中) 2020-06-01
千年流淌的京杭大运河,孕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如果愿意静下心来细赏这场非遗展,倾听百余项非遗精品共述的这段运河传奇,相信你不仅能近距离体味传统工艺的文化根基与美学风格,甚至能听见这些非遗珍宝在当代重新焕发活力的"呼吸"声。
-
浙江非遗一年间 2020-06-01
浙江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省,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大力推进非遗事业发展。新世纪以来,非遗普查浙江模式、非遗名录浙江现象、非遗保护浙江经验、非遗利用浙江实践,不断成为全国瞩目的热点,美丽非遗在文化浙江建设中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
让活态非遗传承浸润校园的策略与实践 2020-06-01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在渔樵农耕的悠悠历史中形成了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形态,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已成为华夏民族的精神脊梁和历史的发展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了华夏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
-
品味农耕文化 承袭华夏之美 2020-06-01
本刊讯(记者向保秀)2018年3月21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春分日,也是武汉市硚口区星火小学实施三年研学旅行工作计划的开启日。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和着“二十四节气”,开发“二十四
-
非遗教育课程化才有生命力 2020-06-01
近日,北京市称,将非遗教育全面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在升学中择优录取擅长特定代表性项目的考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灿烂文明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受不良思潮的影响,崇洋媚外现象乱相环生,导致一些标志性的中华非物质遗产备受冷落,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面临传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