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88 条数据
-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雄安新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0-06-01
《河北雄安新区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9-2035年)》提出了雄安新区全域旅游的概念,推动了文化和旅游的有效融合。非遗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是双向交叉渗入的过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包含格局,以此不断提升内涵和融合质量。在深入挖掘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利益者理论与方法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机制和有效路径。
-
基于短视频的“非遗”产业化发展思考 2020-06-01
近年来,抖音平台成为非遗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非遗+短视频"模式使非遗项目借助抖音平台重新焕发生机。本文对抖音上非遗短视频的传播特点进行阐述,分析短视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起到的推动作用,探析产业化发展的相关途径,以期促进经济和非遗文化保护的协调发展。
-
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保护* 2020-06-01
融合田野调查与学界已有研究,论文探究了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保护中市场实践经验不足,理论研究缺位的问题。基于市场化语境下分析传统工艺类“非遗”的保护,应从发挥传承人文化主体性以促进非遗传承,到保护与开发并举以保障其市场发展条件,再到依托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造血补血”以获取内生发展动力,进而建构一条传统工艺类非遗市场化保护与发展的可能路径。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2020-06-01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活化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记忆的"背影",在文化传承与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与研究作用.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的丰富,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非遗的应用价值,使我国的非遗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就可以将非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带动地方经济收入提升的同时,还能让全世界人们都对非遗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在本文中,就将围绕非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话题进行相关的讨论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及营销策略探究 2020-06-01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论述国外非遗产业化经营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现状,深入分析我国非遗产业化的重要性及其产业化营销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及营销策略。
-
社会创业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造血式发展与传承路径研究 2020-06-01
随着我国科技与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虽与时俱进,却也面临诸多困难,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生存与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国家与政府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从社会创业视角出发,结合科学合理的社会创业理论,挖掘活态非遗的历史与社会价值,打破现有传统的只投入无产出的单一保护模式,打造科学、合理、有效的非遗生态保护圈,解决无产出、少产出的传统非遗文化发展问题,从而实现非遗的造血式保护与传承,最终解决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 2020-06-01
在所有的遗产类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始至终都是聚焦世界关注力的热点事物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遗产的种类与形式都与常规的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并且也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性质的特殊,如果从管理难度上考量,将会比常规类型的物质文化遗产要大的多。随着世界文明的不断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不再仅仅只是专业的文化学者所大力践行的事业,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综合最近几年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的成效来看,有值得肯定的成绩,但是也同样存在着无法回避且成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主要以腾冲皮影戏为例,通过剖析腾冲皮影戏的发展现状,找出其在传承与发展中遭遇的问题,深度挖掘背后潜藏的原因,并以现象与内涵为依据,针对性的提出了将腾冲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同时进行创新发展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策略,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多元化发展路径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旅游的延伸,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开辟了路径。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备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条件。本文在分析了重庆市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非遗研学旅游、非遗健康旅游、非遗美食旅游和非遗商务旅游四条非遗旅游发展路径,最后提出了促进非遗旅游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