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52)
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52)
非遗资讯(1)

共检索到 53 条数据

  • 担负履约责任 贡献中国经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保护工作座谈会综述 2020-06-01

    2019年6月7日下午,文化和旅游部在广州白云会议中心清和厅召开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保护工作座谈会",增强项目间的沟通、交流,分享保护经验。作为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之一,40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中的9位发言人分别从政策引领,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强调非遗调研和研究、场馆建设和经费保障、强化对外交流、让非遗走进群众、传承人保护和培养、加强非遗传承与旅游的融合等方面畅谈在非遗保护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 跟着节气去探究之寻艾篇 2020-06-01

    一、活动背景 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以黄河流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11月30日正式被列入非遗名录

  • 宜春市召开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专家评审会 2019-07-27

    7月26日下午,在宜春市文化馆召开了宜春市推荐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专家评审工作会议。

  • 非遗视角下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道教音乐又称"斋醮音乐""道场音乐",是在道教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历史上,道教音乐汲取了中国古代宫廷音乐与传统民间音乐的精华,同时融入道教信仰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6年,"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和"武当山宫观道乐"就作为民间音乐类非遗项目成功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后,越来越多的道教音乐开始申遗。截至目前,各地共有22处道教音乐入选国家非遗名录。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也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 羌文化语境下的国家级非遗名录体系反思 2020-06-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至今,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保护机制以及与此对应的非遗传承人名录机制。名录机制反映了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选择,展示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思路,体现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上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推动了我国非遗事业的规范化发展,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羌文化语境下的国家级非遗名录体系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反思。

  • 基于名录统计的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 2020-06-01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壮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对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现代化进程加快、外来文化冲击、生存环境变迁、传承人断代等因素影响,当前壮族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仍面临着多重阻碍。通过对国家级、省(自治区)级非遗名录,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壮族部分进行统计,对壮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普查力度,实行区域联动,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功效助推扶贫工作等路径,以增强壮族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功能和效度,达到活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研究综述(下) 2020-06-0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研究述评,广大民众及所在社区、一般意义上的传承人、由官方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共同构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其中,代表性传承人多为行业精英,在相关人群、社区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非遗传承的核心力量,更是非遗在传承过程中保障其较高技艺文化水准的关键依凭。

  • 贵州黔东南地区非遗与生态文化的和谐发展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世界具有不可估价的宝藏之一,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具有历史、文化、审美等价值。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黔东南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本文从黔东南非遗概述出发,以非遗的成因与类别为重点研究内容,以此提出和谐发展之下传承与保护的路径。非遗在与生态文化和谐发展的同时,也延续着本民族文化的特色,凸显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