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5 条数据
-
文化生态与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遗”,系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的方式代代相传,具有民族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的代表性的民间文化无形遗产。四川为文化大省,“非遗”资源十分丰富,但受泛文化思潮影响,和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强势冲击,我省“非遗”,生存环境正日趋恶化,“非遗”现状境况堪忧,“非遗”保护刻不容缓。基于四川文化生态的非遗保护,则尤显重要。
-
四川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利用研究 2020-06-01
通过搜集整理四川省国家级、省级、市级共计175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体育非遗),分析其分布结构。并选取四川省旅游局公布的A级景区等12项旅游资源,计算五大旅游区各市州旅游资源禀赋状况,利用DEA分析评价各市州旅游资源的相对效率。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五大旅游区的体育非遗项目提出了利用模式设想,旨在响应四川省“十三五”旅游规划,为四川省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为非遗传承发展保驾护航 ——记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个人穆天钊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古老而鲜活的地域文化记忆,是在时间的长河中积淀下来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活化石”。但经过长时间的冲刷,这些口授相传的非遗正逐渐式微,有的甚至濒临失传或消亡。对于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穆天钊而言,保护非遗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情怀。今年刚满30岁的穆天钊虽然才入行几年,但谈论起非遗来,他可谓是如数家珍。
-
年画重回春节 2020-06-01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019年1月28日,第十八届“绵竹年画节”系列活动在成都宽窄巷子启动。此次活动是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主导的“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在四川省的落地实施,是2019年春节期间四川文化旅游惠民特色亮点活动。绵竹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本届年画节“走”出了绵竹,在成都宽窄巷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2020-06-01
近期,四川省苍溪县组织非遗传承人、新乡贤、产业大户、贫困户代表、美术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百余人,利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唤马剪纸这一古老民间艺术形式,巧手绘剪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百米剪纸长卷,发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将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讲述得既明白易懂又形象逼真。本刊特选登几幅剪纸作品,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