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7 条数据
-
传承传统工艺需要两条腿走路 2020-06-01
摸索中前行,前行中进步"不管是从意识上还是行动上,我们国家对于这个问题的反应都不算早。"在杨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教授)看来,如果说把2001年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内非遗保护工作开端的话,那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则全面燃起了国内民众对非遗的热情之火。现象本身
-
文化之美 漆心可见——雪花秀携手清华大学共同保护和复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06-01
3月22日,《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签约仪式暨主题论坛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未来5年,雪花秀将进一步承担品牌的社会责任,传播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持续保护和复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致敬匠心文化让美丽无处不在“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谦恭”,每一件传统工艺作品都饱含着感人至深的匠人精神。真正的传统手工艺大师谦虚厉行,从不炫耀自我,这正是成熟的人生态度和刚直的艺术精神
-
非遗传承人——“康巴汉子”东周的红陶合作社 2020-06-01
随着“非遗进校园”项目的浪潮,清华大学也迎来了一批来自青海玉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些来京参加“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非遗传承人,于2017年10月8日在清华美院A区一层展厅进行了作品展示与现场交流活动。现年44岁的东周就是其中一员。
-
传统工艺复兴和大学设计教育 2020-06-01
现代国家形成过程中,也是机械工艺取代手工工艺的过程。在工业、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先进国家都意识到传统工艺自有其不可取代的经济和文化价值,保护传统工艺成为世界性的课题。中国几千年历史未曾中断,历朝历代有服务内廷的手工管理及生产机构,社会广大手工业者以师徒传受、行业公会形式生产与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时过境迁,今天国家形态变了,对传统工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的专项保护政策及相关工艺美术管理制度。从教
-
中国非遗保护数据库和"中国俗文学文献数据库"正式上线 2020-06-01
2017年10月29日,由中山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非遗保护数据库、中国俗文学文献数据库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新书发布暨非遗保护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中国非遗保护数据库”的数据资源来自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宋俊华教授团队收集的珍藏史料文献,田野调查的图片、笔记与音像,传承人资料以及皮影戏相关的研究专著及论文。目前,数据库共包含非遗项目、史料文献、研究专著、研究论文、影卷、影偶、田野调查图片、田野调查音频、田野调查视频、田野调查笔记、传承人信息等11类资源。
-
中国北京/创造共享价值 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2020-06-01
11月30日,2018“BMW中国文化之旅”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盛大开幕.本次活动由BMW中国文化之旅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联合举办.在成果展开幕式上,发布了实现市场化的“玉树印象”公益产品等一系列BMW战略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转化成果.
-
“非遗保护和传承需要社会机制创新的辅助” 2020-06-01
前不久,由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主办的“文化之美·漆心可见”年度成果展,亮相山西运城的永乐宫,此次展览展出了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山西漆器文物19件(套),以及创新漆器作品33件(套)。策展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认为,保护和传承以山西漆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这需要新的教育理念的启发.
-
张鹏:探索非遗项目文化体系的特色之路 2020-06-01
2018年初,由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承办的沈阳首届剪纸节在皇姑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展出来自北京、黑龙江、吉林等地的剪纸传承人,以及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非遗研培班500余名学员的3000多幅剪纸作品和剪纸衍生品。这些构思绝妙、技艺精美的剪纸艺术背后,既有传承千年的技艺与情怀,又有产业发展的视角与空间,还有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长远考虑。张鹏长期致力于探索将非遗项目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他的精心设计和执着推动下,沈阳师范大学已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为三个层次的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