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40 条数据
-
非遗传承视野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2020-06-0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开展的流程进行分析可知,群众文化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与价值。重视群众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落实非遗传承工作做好铺垫。在现代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条件下,群众文化与非遗传承的关系愈发紧密。要想促进非遗传承工作顺利进行,就要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重点分析非遗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开展群众文化创新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等几个方面的策略。
-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意传播 2020-06-01
随着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不断应用,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拥有较为完善的资料档案,非遗研究的重心逐步从静态的数字化保存,转变为动态的创意开发与传播。在新媒体带来的泛娱乐化、信息碎片化的影响下,非遗文化在创意传播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变异和缺失,如何看待新媒体环境下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意开发之间的关系,是当下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认为非遗是发展中的活的文化,其本身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非遗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意开发带来了非遗文化呈现形式的多元化、传播空间的拓展以及在跨界融合中的引领效应,是对非遗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
文艺传播在重大考验面前的责任与担当 ——以《恩施日报》非遗报道为例 2020-06-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恩施日报》聚焦恩施非遗群体,刊发大量助力恩施抗疫的非遗宣传报道,为恩施抗疫提供了坚强的文化支撑,在文化传播中体现了媒体的责任与担当。后疫情时代,《恩施日报》又立足恩施非遗传承创新与亮点,发挥地方主流媒体桥梁纽带作用及优势,报道非遗助力恩施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复苏与发展,坚定文化自信。
-
数字媒体时代胶东剪纸创新发展及传承思考 2020-06-01
胶东剪纸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艺术造型具有自身地域特色,同时反映当地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富含胶东人民的思想与情怀。数字媒体时代下,胶东剪纸在保留原生态剪纸门类的前提下突破瓶颈,结合时代进行改革创新,融合产业、教育等进行产、学、研多方位发展。以上为其他剪纸类非遗的发展提供技术路线及经验参考。
-
新媒体时代民间文学非遗传播与传承路径研究 ——以沁阳《神农传说》为例 2020-06-01
在新媒体时代,民间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沁阳《神农传说》的传播与传承方式,效果不佳。文章基于对《神农传说》传播与传承意义与现状的分析提出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与传承沁阳《神农传说》,要运用纪录片、微课、MTV、广播剧、短视频、系列推送、主题直播等新媒体方式,唤起大众的非遗保护意识,强化爱国意识,让《神农传说》在新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非遗传承视野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2020-06-0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开展的流程进行分析可知,群众文化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与价值.重视群众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落实非遗传承工作做好铺垫.在现代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条件下,群众文化与非遗传承的关系愈发紧密.要想促进非遗传承工作顺利进行,就要开展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重点分析非遗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开展群众文化创新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等几个方面的策略.
-
基于“学习强国”App的非遗新媒介叙事研究 2020-06-01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重视新媒介叙事和传播问题。研究回归传播的内容起点,将"学习强国"App作为切入口探析其中的非遗叙事,并借此获知当下非遗新媒介叙事的现状。"学习强国"中的非遗叙事特征表现为以下三点,碎片化叙事适合移动端传播;叙事空间的强地域特色;宏大叙事与个性化视角相结合,并针对叙事风格和叙事形式等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
-
新媒体视域下的非遗微电影探究 2020-06-01
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和新媒体蓬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开拓更加广阔的思路。近年来兴起的非遗微电影,是新媒体语境下形成的电影新形式,也是利用立体影像记录和传承非遗文化的一种新尝试。历史悠远、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视觉科技中焕发生机,在新媒体影像传播中展现自己独到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目前我国的非遗微电影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它既已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传播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