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3 条数据
-
樟树问药记 2021-08-26
樟树问药记
-
“身体”理论与非遗知识研究的新维度 ——读《身体的隐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反思》 2020-06-01
数十年来,学术领域里“身体”话题很受关注。从文献来看,21世纪初期的几年里,文学、哲学及文艺学等领域开始从身体叙事、身心关系等不同视角关注身体理论;叶舒宪《身体人类学随想》发表后,人类学有关身体的研究正在慢慢兴起。及至稍后,美学领域里引入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理论,借由译介、研讨等多种方式展开学术对话,多方合力的结果是,身体理论在我国学术界的影响日渐凸显,讨论也日渐深入广泛。在继前一个世纪后期文化研究的热潮后,21世纪开始,身体理论成为一个又起的理论热点
-
我校成为“非遗”教育特色院校 2020-06-01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非遗"工作平台始建于2014年,"非遗"工作平台由"湖北科技职业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手工艺研发中心" "大师工作室"组成,主要依托传媒艺术学院、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等部门协同开展相关工作。"非遗"工作平台与非遗文创企业、非遗传承人、自由艺术家联合,构建了 "基于写生非遗类项目化课程设计与改革" "湖北非遗布艺的高职传承与文创设计课程""基于非遗项目的高职艺术设计类‘STEAM’课程构建与实践"等课程体系;创立了"湖科广告工作室" "楚艺源极双创工作室"等文创平台。平台还与湖北省内高校、博物馆、研究机构、非遗传承人、"非遗"文创企业合作,开展了"湖北非遗传承与高职艺术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湖北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文创实践研究""湖北非遗工艺美术在高职院校中的传承与活化研究"等学术活动。
-
大数据背景下非遗关注度测量——以徽州为例 2020-06-01
徽州非遗概况徽州非遗是中国文化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其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涵盖了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大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它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地域性、民间性和文化积淀。徽州非遗现有世界级目录两项、国家级目录21项、省级目录48项、市级目录106项、县级以上目录27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7人;10个安徽省认定的非遗项目传习基地,为安徽非遗最多的地区。
-
深情的祭奠——怀念林中树 2020-06-01
对于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来说,每年的3月28日都是特殊的日子。1986年的这一天,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音乐专家在乔建中老师的带领下第一次来到屈家营村,确立了这一古老乐社及所属乐种的历史地位和学术价值,距今已有整整32年。屈家营人将这一天视为音乐会复兴的节日,年年举办活动为之庆祝。由此,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又多了一个非遗项目——屈家营音乐
-
向传统致敬——粤剧锣鼓参加中国戏曲锣鼓音乐经典展演 2020-06-01
2019年5月30S,为配合联合国“2019年国际非遗文化节”的开展,由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主任郭树荟教授策划组织的,2019第二届上海·中国音乐非遗日--锣鼓“瞧”起来:中国戏曲锣鼓音乐经典展演活动,在上海音乐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
雄安传统工艺振兴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20-06-01
“锦绣中华”201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系列活动一雄安传统工艺振兴学术论坛活动于2018年9月17日下午在北京服装学院容城时尚产业园召开。作为第三届白洋淀服装文化节的重要板块之一,此次活动吸引了多位非遗专家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时装设计师参加。
-
“非遗”保护的文化人类学视角——评《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0-06-01
一、人类学与“非遗”保护之间的关系2019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由麻国庆与朱伟合作的专著--《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是笔者孤陋寡闻,这应该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著。这样的研究非常重要。尽管人类学家是最早关注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最早提出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观点的学术群体,但在中国,参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流群体,并非是人类学者,也因而较少有学者专门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讨论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