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4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40)

共检索到 40 条数据

  • 基于大学生公益活动视阈下的非遗传承研究 ——以陕西凤翔木版年画为例 2020-06-01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也是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及文化价值。经过政府、民间团体及新一代传承人的保护、创新,凤翔木版年画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面临“影响力小”“传承受众少”“难以销售”等难题;同时我们发现,在当今大学生的志愿者活动中,支农支教募捐等活动占绝大多数,很少有关于传播传承传统文化的志愿者活动。故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关于非遗文化的兴趣程度、价值认可、及公益活动的参与方向论证和陕西宝鸡凤翔县木版年画的传承保护过程探究,构建一种“大学生——公益活动——非遗传承”模式,探索解决现今非遗传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解决方案。

  • 以非遗“彩布拧台”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国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我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民间 文化艺术资源。邯山区大隐豹村的“彩布拧台”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隐豹村一种具有独特艺术性的传统手工技 艺,是指在木搭戏台骨架的基础上,采用各色花布拧扎成一个有很高艺术欣赏价值的玲珑多姿的仿古戏楼。其高超的技艺 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隐豹学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和传承教育活动,对尊重、保护、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学校对非遗校园传 承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品德修养、文明礼仪等方面阐述德育在非遗校园传承中的渗透

  • 高校非遗公选课程体系研究 2020-06-01

    重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并将其纳入高校教育,成为当今全球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的新理念。该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美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和提炼传统民间非遗文化,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典型体系和简约化知识范型,并将其应用于高校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中,纳入高校公选课程体系,弥补高校教育资源中传统文化的缺失,从而推动非遗走向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发挥高校在非遗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研究——以大连高校学生为例 2020-06-01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类文化产品在演出市场中呈现出繁盛的势头,如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大型民族乐剧《又见国乐》等。此类文化产品受众群体中,大学生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消费者。本文阐述了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并以大连地区高校学生为受访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非遗表演艺术类文化产品的消费情况,客观描述、分析问题之后,思考并探讨培养青年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产品消费兴趣的有效途径。

  • 云南曲靖:马龙二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进课堂 2020-06-01

    本刊讯: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链十分脆弱,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聘请非遗传承人到学校,亲自给学生授课,解决了传与承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有基本保障.马龙二中将开设非遗课程,聘请非遗传承人到学校,亲自给学生授课.

  • 非遗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增加非遗教育内容,使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效地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其载体耦合效应,可以潜移默化地促使高职学生形成积极正面的教育效果,稳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效性。

  •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 2020-06-01

    作为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在"互联网+"社会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亡速度飞快.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国的高等人才,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是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力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高校应充分借鉴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非遗保护传承、学生品德塑造三者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 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唤起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向往 2020-06-01

    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小学将"文化立校、特色兴校、品位强校"定为新的办学理念,在传承学校百年办学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和拓展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大力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将传承与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学校和谐快速发展。接力"非遗",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陵戏,是岳阳本土的传统曲种,主要有昆腔和弹腔两种声腔,用湖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