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27 条数据
-
我行我塑——综合实践活动黏土制作的探索和实践 2020-06-01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扎根学校,我校积极参与济南市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与著名的非遗传承人泥塑大师谷善龙签约,在综合实践课堂上开展泥塑面塑活动,请大师给予我们活动更专业的指导。让孩子们体验到创造的欢乐。综合实践大纲中指出,在选择和确定活动主题时,要考虑到涉及的材料具有简洁、轻便、易于采集、安全可靠又有利于教师的集体指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融入非遗文化元素的课程开发 2020-06-01
潍坊本地非遗文化绚丽多彩,具有厚重的传统底蕴,将潍坊区域非遗项目引入专业课程体系,融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开设"民艺鉴赏与文创设计"等通识课程普及非遗文化、开设"民艺鉴赏与制作"等专业拓展课程传承非遗文化、改革"视觉特效设计"等专业课程体系置入非遗文创主题项目,创新非遗文化,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在跟随非遗传承人的传授、针对非遗文化的创新设计过程中,强化青年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知,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共同培养具有非遗传承创新素质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助力齐鲁工匠后备人才培养。
-
播下一粒种子 静待一片花开——浅谈德阳市青少年宫非遗研学教育实践活动 2020-06-0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在巴黎举行的第32届会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定义,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根据以上定义,非遗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根据该公约,保护非遗旨在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1]。
-
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0-06-01
使非遗文化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以非遗文化为切入点,研究非遗文化创意产品,以新的文化设计思路进行深入淬炼,使非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符合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元素应用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以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独特性,同时也为非物质遗产在现代化社会的传承提供新思路。我们的服务对象适应社会各界人士,文创产品多种多样,让非遗文化融入生活,让大众“把非遗带回家”,让非遗和大众“零距离”。
-
浅论非遗保护传承的梁平实践 2020-06-01
梁平自古人文荟萃,地灵人杰。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比灿烂的非遗文化。近年来,梁平非遗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非遗发展战略为目的,精心组织和开展非遗保护传承重要工作,努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方向、有重点的推进非遗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
文教融合中地方高校推动区域非遗传承的实践 ——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 2020-06-01
[研究意义]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中心,聚集了区域内众多资源,是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地方高校所具备的人力、物力、智力和学科融合、科研平台、学术氛围等优势,为区域性非遗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文教融合中地方高校推动非传承的实践研究较少。文章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推动区域性非遗传承,实现文化和教育深度融合,以期对地方高校推动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实践研究者者起到参考借鉴作用。[研究方法]文章通过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法、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地方高校推动区域非遗传承的可能性,武汉纺织大学推动区域非遗传承的实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地方高校的职能契合了非遗传承的需求;地方高校的参与提高了非遗传承的能力;非遗保护传承提升了地方高校办学水平。探索出"科学研究为基础、教育教学为抓手、创新开发为途径、保护传承为目标"地方高校推动区域非遗的系统化保护传承之路。
-
刺绣在旧衣再生设计中的运用 2020-06-01
中国的刺绣以富丽、多彩、典雅的特色和精湛的技艺闻名于世,将刺绣运用在旧衣再生设计中,既传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提升了旧衣的美观性、价值型和环保性。对刺绣技艺的特征与审美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总结了刺绣在旧衣再生设计中的特点,将刺绣与不同款式特征、不同种类的旧衣进行融合实践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刺绣在旧衣再生中的运用是提高其使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的一种重要途径,是推广中国非遗传承的一种重要方法。
-
非遗进校园的反思与建设 2020-06-01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弘扬非遗文化有利于复兴传统文化,有利于增 强民族的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有助于培养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应当 结合非遗文化的自身规律,学校等部门应据此规划出合理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