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26)
新闻(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26)
非遗资讯(1)
政策法规(1)
学术交流(1)

共检索到 229 条数据

  • 邂逅大美青海 2020-06-01

    对青海似乎上瘾了,自从去了第一次之后,又去了两次。青海从来都不缺大气磅礴的风景,草原、雪山、圣湖,随处都是一场视觉的盛宴;青海居住着43个少数民族,多彩的文明带来的是最灵秀的手工艺术,藏族的唐卡、土族的刺绣、撒拉族的木雕,每一样都是遗世的珍宝。这一次,便以青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线索,感受青海壮丽的风光,丰富的人文,以及来自信仰的震撼。和我一起,邂逅大美青海!

  • “两创”视域下徐州地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思考 2020-06-01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盼,也为我们开展"非遗文化基因"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非遗精神文脉"的当代表达方式指明了方向。苏鲁豫皖交融地的徐州地区,自古为文化交融和创新区域,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众多,背后集合着区域文脉和技术精髓,既有北方的大气,又有南方的细腻,集功能性与实用性于一体,体现当地民众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认同。本文在"两创"背景下,以徐州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产业化发展为研究点,提出以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为引导,以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为依托,以市场有效运作为抓手,在合理保护的前提下遵照市场规律运作,创新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融合互促路径,以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以及对其他城市文化产业规划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黄华山三冬老酒酿造技艺入选福建省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0-06-01

    2019年2月25日,福建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正式公布,福矛酒业集团旗下品牌——黄华山乌衣红曲“三冬老”黄酒酿造技艺成功入选“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黄华山“三冬老”黄酒,采用独特的建瓯乌衣红曲黄酒酿造工艺,选取乌衣红曲、优质糯米为原料,在适宜的季节酿制,经低温长时间发酵和3年以上储

  • 文化创新与地方文化保护——以天津杨柳青年画为例 2020-06-01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现代工业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工业流水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就连工艺产品的选择人们也逐渐倾向于工业产品.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带有着价格低廉、 方便购买的特性,人们为了追求方便和快捷从而降低了对手工艺品的重视.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悠久的历史当中遗留下很多蕴含传统民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遭受冲击,而手工艺传统也因为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被大众忽视.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达一百多种,以杨柳青年画为例,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杨柳青年画的制作内容与剪纸等工艺有一定程度的重复,也因为其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受到了限制.

  • 文化创新与地方文化保护——以天津杨柳青年画为例 2020-06-01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现代工业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工业流水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就连工艺产品的选择人们也逐渐倾向于工业产品。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产品带有着价格低廉、方便购买的特性,人们为了追求方便和快捷从而降低了对手工艺品的重视。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悠久的历史当中遗留下很多蕴含传统民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遭受冲击,而手工艺传统也因为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被大众忽视。天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达一百多种,以杨柳青年画为例,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杨柳青年画的制作内容与剪纸等工艺有一定程度的重复,也因为其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受到了限制。

  • “非遗”传承创新浅谈 2020-06-01

    一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大多数是与农耕文明时代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所留下的宝贵遗产,随着工业文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非遗必然会面临着各种困境。如今,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在当代传承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来自方方面面。首先是“非遗热”带来的头脑发热、行为跑偏、目标丧失。“非遗热”造成了人们来不及思考非遗是什么?非遗特性与规律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

  • 让久藏深闺的传统刺绣技艺“活在当下”——东华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成果展亮相恭王府 2020-06-01

    与高定礼服结合的锡绣礼服,与设计师品牌合作的侗族绣花包,甚至还有与当地名茶结合开发的马尾绣茶具……新年伊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东华大学优秀成果展览暨动态秀亮相恭王府。原生态贵州刺绣经现代设计语汇重新诠释,成为年轻人个性消费的“畅销品”,久藏深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活”在了当下。让年轻人爱上刺绣,让传统技艺“活在当下”作为被文化部列为2016年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57所

  • 从复兴走向振兴——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道路 2020-06-01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兴未艾,传统工艺美术在新环境下的文化属性愈加凸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实施中,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是中国非遗保护的核心内容,通过系列研培计划的开展,更好地推进了文化保护工作。同时,将非遗保护与文化旅游推广、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及文化经济发展相融合,是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现象。当然,传统工艺如何抓住这一时代机遇,从复兴走向振兴,是一个有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展开的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