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8 条数据
-
湖北省高校“非遗”传习所模式构建研究 2020-06-01
高校"非遗"传习所是指由政府牵头,高校为依托,以"非遗"项目传承人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知识传授和学习研究的文化场所。组建湖北高校传习所,是湖北"非遗"事业保护的需要。湖北省高校"非遗"传习所模式可以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科学设计"非遗"课程体系、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结合、推动"非遗"市场化发展等方面构建。
-
传统的未来——当代非遗馆场域建构的思考 2020-06-01
当代博物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博物馆的理论与实务当中已取得一些成效,国际博物馆协会2019年大会主题是"作为文化枢纽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强调扎根传统,更要关注社会的当下和未来。鉴于此,以场域框架探讨在非遗馆规则下展陈、展演、体验非遗过程中非遗场域建构的问题及对策,试着转换阐释思路,增加对幕后和现象的解读,加强科研促进成果转化等搭建当代非遗馆场域建构,期能增进后续相关的研究及探讨。
-
新媒体语境下非遗“文化记忆”建构路径初探 ——以宣纸文化遗产数字化为例 2020-06-01
新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和传承方式,也塑造了非遗"文化记忆"社会建构新的环境条件、表达方式和文化空间。文章以新媒体语境下的非遗"文化记忆"路径建构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结合新媒体时代"文化记忆"建构的发展趋势,提出非遗"文化记忆"新媒体建构路径包括资源要素、服务要素、技术要素和价值感知要素组成的综合体系,试图为非遗"文化记忆"传承和保护方式创新提供借鉴思路。
-
基于叙事传输理论研学旅行中价值理想建构和意义转移——以非遗研学旅行为例 2020-06-01
本文基于叙事传输理论,以非遗研学为例,阐释了在非遗叙事情境下中小学生价值理想的建构和意义的转移。价值理想建构是学生经历非遗叙事体验后对非遗文化内涵的领悟并建构或重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意义转移是在自我价值理想指引下产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意向。本文认为在非遗研学课程中,非遗传承人的口头和行为叙事会让学生进入叙事传输状态,传承人讲述的故事会唤起学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从而建构中小学生群体的价值理想并实现意义的转移。在这其中,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与自我一致性理论帮助解释了非遗叙事影响学生价值理想建构和意义转移的内在机理。最后,本文依据影响叙事传输效果的因素对教育部门和学校提出相应的实践启示,以期为研学旅行课程的研发提供借鉴意义。
-
基于非遗传承的朝鲜族传统村落文化空间建构 ——以图们市典型朝鲜族传统村落为例 2020-06-01
在对图们市白龙村、水南村两个典型朝鲜族传统村落全面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和传承对村落物质空间和环境景观之间的需求和依存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延续村落传统空间格局、传统建筑的迁建与聚合、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和非遗文化空间氛围的营造等四方面提出了朝鲜族传统村落非遗文化空间构建的策略,以期能对朝鲜族聚居地区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地方高校非遗教育保护意识的服务模式研究 2020-06-01
现如今,现代化特点成为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表现形式,现在的中国无论在各方面都在向西方国家靠近,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迷失中国特色。并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受威胁,甚至被破坏。因此地方高校作为新一代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基地,需要肩负起提高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服务职业,本文主要分析对于教育保护意识现状,进行校内与校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提出地方高校非遗教育保护意识的服务模式,以便为地方高校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实践提供学术参考的服务模式。
-
特殊情况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对策研究 2020-06-01
在宏伟庞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河中,传承人作为遗产的携带者所与身俱来的承载和传递功能已愈来愈受到官方的强烈关注.抢救性记录工作,以全媒体形式系统记录传承人自身所掌握的精湛技艺和对文化传统的深切理解,尽最大努力延续非遗历史文脉,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对于传播民族文化特质和价值取向,弘扬民族精神,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实践体系外部环境的优化 2020-06-01
我国西部地区拥有数量众多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丰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鉴于我国的体制和国情,把地方民间非遗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校园教育保护传承日益式微的民间非遗已经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共识。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培育和优化西部地区非遗教育传承实践体系的外部环境同样十分关键,本文从政策、经济、文化、平台等视角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