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1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17)

共检索到 217 条数据

  • 游客参与、真实性感知与非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因而成为旅游品质化开发的优势资源。然而,为获取旅游价值而对非遗文化创造性地进行舞台化、商品化营销设计,将使其面临"真实性"问题。从旅游者主观体验的视角,分析建构主义、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种真实性感知与非遗文化旅游价值关系,认为真实性是非遗文化旅游价值的重要来源。游客参与是非遗文化旅游产品"活态"呈现的关键要素,包含信息搜寻、信息共享、责任行为和人际互动四个维度,以此构建游客参与、真实性感知与非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之间的关系模型。以永春纸织画非遗旅游产品开发项目为例进行验证,并提出非遗文化旅游产品价值提升路径。

  • 文化分层视角下民间文学资源旅游开发优化研究 ——以黄陂木兰传说为例 2020-06-01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的不断融合,民间文学愈发成为地方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与此同时,重开发轻保护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如何在非遗保护的基础上优化旅游开发成为重要议题。本文吸收民俗学等理论,构建民间文学旅游开发的文化层模型,通过阐释民间文学的民间文化层、大众文化层和精英文化层之间的互动,探讨如何兼顾保护和开发,并以黄陂木兰传说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开发认知、监督机制、群体合作和经营策略等优化措施。

  • 文旅融合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以贵州平塘为例 2020-06-01

    随着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兴起的同时带动了信息化产业发展,促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面临新的挑战。走融合、创新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方向。以平塘县的非遗文化保护工作的现状为案例,探究究文旅融合视域下,当地旅游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结合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的效益,促进文旅融合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运河文化带建设背景下大运河山东段非遗的旅游开发研究 2020-06-01

    大运河山东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类型多样,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潜力。随着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运河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以大运河山东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借助国家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契机,结合非遗自身的特点,探寻区域内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策略。

  •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旅游活化的 SWOT分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是"非遗"保护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每个地区情况不同,决定了"非遗"活化的方式也不同,"非遗"的旅游活化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本文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为例,运用态势分析法(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SWOT)分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旅游活化的内外部环境,其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太极拳旅游活化的路径,包括保证旅游产品的体验优先、科技赋能、新媒体宣传营销、与其他景区联合、重视康养旅游产品等。

  • 探析南京非遗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2020-06-01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开展研学旅游,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开展研学旅游的是一种特殊旅游资源。文化底蕴深厚的南京具有丰富的非遗研学旅游资源,非遗研学市场潜力巨大。然而南京非遗研学旅游处于初步开发阶段,仍存在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产品开发缺乏深度和广度、行业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为了促进非遗研学融合,建议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非遗研学旅游发展;立足优质非遗资源,明确非遗研学主题;加强非遗宣传推广,培养专业研学人才;树立优质品牌,凸显南京特色。

  • “非遗”传承,政府不能缺位 2020-06-01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鲜为人知到广为人知,从遭受冷遇到广受追捧,这一过程反映了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应墨守成规,而是应当通过加强科学研究、推进宣传教育、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以及加大经费投入等方式,充分发挥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职能。

  • 贵州省非遗传统舞蹈旅游开发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0-06-01

    立足于保护、传承和发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相关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商业模式。聚焦贵州省非遗传统舞蹈旅游开发,以实现其良好与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对贵州省非遗传统舞蹈进行旅游开发存在问题成因、模式特点对比等进行科学分析,分别从宏观引导层面和微观操作层面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求获得具有创新性的旅游开发路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