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3 条数据
-
广东客家席狮舞课程设计的理念与实践 2020-06-01
广东客家席狮舞,原是当地香花僧人做斋时卷席为狮起舞的穿插表演,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笔者以"惟真求新,与时俱进"的理论,在席狮舞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广东客家席狮舞课程,赋予其教学形态的新面貌,由此对非遗舞蹈的校园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
-
关于当代中国传统非遗表现形式研究 2020-06-0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振兴应当融入生活,结合当代审美。在整体型保护上,打破各类传统非遗单一的表现形式,结合各类传统非遗特色,融入现代新中式美学,衍生适合当代非遗快速生产并已大众化低龄化可推广的装饰产品。重新把独立非遗个体形成具有中国灵魂的非遗多样性特色产品。为研发非遗跨界合作文创装饰产品,深入学习并拜访各类非遗传人,分析当前非遗纯在形式现状,研究其新形式新策略低成本快工时的非遗文化衍生品,具有实践意义,保护意义,民族意义,地区特色意义和现实意义。
-
祭祀与酬神演剧——道教信仰下徐沟背铁棍原生内涵与多元艺术形态研究 2020-06-01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徐沟背铁棍,是山西晋中地区民间道教信仰“水神龙王”的历史积淀。此项酬神傩戏是集民间文学、美术、舞蹈、音乐、故事、杂技、工艺、戏剧等艺术精华为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它的产生与发展受到宗教、社会政治和民族心理情感的影响,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研究徐沟背铁棍的原生性真实起源,加深对道教神明祭祀傩戏的内涵理解,分析其多元化的艺术形态,对记忆、保护、发展和创新徐沟背铁棍非遗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以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形态为例 2020-06-01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越来越多,如何科学合理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关键问题。本文从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数字化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分析了内蒙古非遗文化佛教建筑形态保护的必要性。通过收集内蒙古非遗归纳了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形态的共性特征数据,系统整理和归档内蒙古非遗文化资料,为资源的数字化开发利用,为后续建立开放、互动、娱乐的数据库,采用科学有效的数保护方法,平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文化传播视角下非遗数字化记录与传播媒介研究 ——以东北皮影戏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就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所世代传承的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1]与物质文化相比,非遗是以人为载体的文化,世代相传,并表现出独特的人文关怀,被誉为"人类精神的家园"。然而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非遗受到外来事物的冲击,呈现出发展的疲态。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在冲击着非遗原有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非遗单一的传承与传播方式。笔者于2016年至2019年期间
-
我国非遗扶贫政策法规解析 2020-06-01
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中华文化孕育了丰富的、活态流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非遗以文化形态存在着,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1]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宝藏,其文化价值应保护。在社会转型的当今,其经济价值也应得到发掘利用。党的十九大以来,精准扶贫这一新思想已成为当前指导我国扶贫工作的基本理念,文化扶贫与时俱进地作为政府扶贫攻坚的一种重要手段,与精准扶贫新思路、新方法融合
-
媒介融合 重构“非遗”传播态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部分简称“非遗”),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态的文化遗产,也是一个民族璀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下大部分对非遗的传播保护仍停留于博物馆陈列、文化展览、传统习授等静态的传统传播方式,使得非遗的传播范围覆盖面较窄,经济效益很不显著。随着技术的发展,传播方式与传播形态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近年来媒介融合发展的新态势给非遗的保护与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