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0)

共检索到 10 条数据

  • 文化经济视域下徐州非遗价值取向及其传承创新 2020-06-01

    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久远、内容丰富、绵延活态的特征.在文化经济视域下,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法,总结发现徐州非遗具有质朴、包容、无私、拼搏的人文精神特质.面向文化经济发展,徐州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应注重:健全非遗保护体系,延续徐州人文精神;传承非遗优良特质,增强徐州发展精神底蕴;创新非遗落后因素,激活徐州发展深层动力;创意利用非遗资源,壮大徐州文化经济.

  • 高校图书馆应该在非遗传承与保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徐州地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高校图书馆比较适合搭建这样一种平台——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通过开设讲座,现代学徒制的收徒传艺等形式,使其与高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对非遗起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作用。通过申报省级非遗传承文化基地、利用政府专项财政扶持制度、校企共建制度、传承人引进制度等,构建以高校图书馆为载体的现代非遗传承与保护体系。

  • 高校图书馆在非遗传承与保护方面的作用分析——以徐州地区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高校图书馆比较适合搭建这样一个平台——非遗传承人工作室,通过开设讲座,现代学徒制的收徒传艺等形式,使其与高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对非遗起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作用。通过申报省级非遗传承文化基地、利用政府专项财政扶持制度、校企共建制度、传承人引进制度等,构建以高校图书馆为载体的现代非遗传承与保护体系。

  •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美术课程实践探索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及标志。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课程,是传承、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立足于高校美术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非遗"资源的提炼并探索如何有效地将"非遗"融入高校美术课程。

  • 徐州市“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0-06-01

    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搭建传统文化与文化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成为了地方性文化表述迈向世界的通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认为可以实现向文化产品的转化,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是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徐州文化创意产业为例,通过分析徐州市"非遗"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和创新,提出徐州"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

  • 彭祖传说“非遗”生产性保护问题的探讨 2020-06-01

    彭祖传说是一则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民间传说,也是江苏、四川等地的省级、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传递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积极生命观念与生活态度。随着全球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彭祖传说所具有的"养生"文化内涵得到了社会与学界的普遍关注,各相关地区都采取了相应措施,对其进行生产性保护。此外,徐州古称"彭城",是彭祖传说的发源地,更应重视对彭祖传说的保护。基于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视角切入对彭祖传说当代传承方式的探讨,便具有了对口传类非遗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的理论意义,以及对不同地域围绕同一传说进行整体性保护与传承方式探讨的现实意义。

  • 试析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本地幼儿园课程开发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是本地区幼儿园课程开发的优秀资源,也是实现幼儿园课程生活化、人文化、综合化的切入点。徐州地区幼儿园“非遗课程”的开发,应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以及培养幼儿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为目标;其内容的选择宜从架构经典模块、甄选合适内容、改造创生课程资源三方面循序渐进的进行;课程的实施路径可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区角活动中和游戏活动中。

  • 谈地方曲种徐州琴书保护的落地构想 2020-06-01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多元文化特征明显。曲艺艺术由于各地文化的不同而呈现缤纷多彩的样貌。用方言演唱的地方曲艺更是将浓郁的地域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徐州琴书是我国众多地方曲种中的一员,该曲种采用徐州方言说唱,辐射徐州及周边鲁豫皖的市县,在我国曲艺界颇具影响,与北京琴书、山东琴书并称为全国三大琴书。徐州琴书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十几年间,对徐州琴书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笔者从事徐州琴书专题研究多年,认为徐州琴书作为非遗保护对象,应聚焦在"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