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24 条数据
-
高校手工艺类非遗工作室发展模式探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传统手工艺类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应该得到积极的保护、传承和创新。高校在手工艺非遗的传承和人才培养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已经做出了一些尝试。工作室或工作坊是高校人才培养植入手工艺非遗的有效途径,在培养非遗研究者、传承人、传播者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工作室的建设应该向统筹发展、常态合作、分层培养、新现代学徒制和面向现代社会生活等方面发展。
-
拨开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保护的迷雾 ——《传统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读后 2020-06-01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范围内关于传统知识资源的保护一直持续不断且矛盾重重。我国对于此题的研究近十余年来才渐尔增多,但以法学界人士的成果为多,艺术界鲜有涉足者,另外,以民间文艺或非遗知识的混沌性整体研究居多,这便造成了法学领域和艺术范畴研究的不对等性及其对话的隔膜感,因此,艺术理论工作者的分项针对性研究便更加显现出自身的理论意义。对现实矛盾进行理论关照,是立法实践的前提,也是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续和保护路径的必要尝试。
-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策略研究 2020-06-01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而现代学徒制作为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形式,研究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策略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我国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重要性及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现代学徒制下其传承的策略,希望可以改革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模式,促进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
传承+创新,可拉动千亿级市场 2020-06-01
从高大上的收藏品、民俗展演到路边摊的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然是一块金字招牌,彰显着“遗产”的稀缺性,成为各地企业和资本眼中的金矿,并试图用商业手段进行一场救赎。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走出博物馆,借助互联网,衍生创意设计,从展览品变成消费品;告别手工作坊的“自娱自乐”,朝着产业化、品牌化的模式过渡。保守估计,非遗市场化在传承与创新的摇摆、平衡间,非遗拉动的是一个千亿级市场。从高大上的收藏品、民俗展演到路边摊的工艺品,“非
-
高校手工艺类非遗工作室发展模式探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传统手工艺类是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应该得到积极的保护、 传承和创新.高校在手工艺非遗的传承和人才培养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已经做出了一些尝试.工作室或工作坊是高校人才培养植入手工艺非遗的有效途径,在培养非遗研究者、 传承人、 传播者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工作室的建设应该向统筹发展、 常态合作、 分层培养、 新现代学徒制和面向现代社会生活等方面发展.
-
传统手工艺传承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与研究 2020-06-01
中国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手工艺能否继续存活,如何继承与发扬,是我国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亟需解决的问题。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和发掘,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传统手工艺引入学校课程教学,是目前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创新、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为学校应用信息化技术传承非遗文化提供参考意见。
-
非遗手工艺的当代创新转化实践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艺蕴含着中国文化的视觉基因和审美意境。非遗来源于日常生活,更应当回归于当代生活。如何帮助非遗手工艺重新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近年来引起多方关注的问题。新物种:非遗手工艺是一个生命体非遗手工艺在唐宋时期是国家核心的文化生产力之一,丝绸、瓷器、金银饰品等大量出口国外,建筑和字画影响了整个亚洲。当时供宫廷使用的非遗手工艺器物就是今天所谓的"高级定制",极尽华贵精美。而民间使用的手工艺生活器物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生活的智慧和地域审美特征,经过时间的考验被保留下
-
以四川为例的文化生态视角下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0-06-01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系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的核心纽带,是记录民族发展历史的核心符号。然而,伴随各民族经济文化以及工业化的飞速发展,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以及传承存在极大的问题。本文以文化生态为研究视角,以四川夹江手工造纸为例,探讨了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