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1)

共检索到 21 条数据

  • 扬州、台北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与合作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扬州、台北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扬州、台北两地的非遗文化产业在发展依托、发展过程、发展途径及特征方面的差异进行理论分析,加强两地传统非遗文化产业合作交流,形成具有实操性的两地非遗文化产业合作模式,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交流加强两地情谊交流,通过全面促成和强化两地文化沟通与协作,协同承接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一条扬州、台北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模式路径。

  • 扬州非遗文化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更能够使城市的形象更上一层楼.扬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本文从扬州非遗文化入手具体分析其在城市形象设计中的主要作用.

  • 扬州地方高校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优势及路径探析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有效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扬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分析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地方高校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上所具有的地缘区位、学术专业及信息资源的优势,进而探讨地方高校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路径:搭建学术平台、开展专业教学、打造产学研平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等。

  • 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实践路径的构建 2020-06-01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不能仅限于政府,要从“活态文化”层面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更好地继承传统、开拓未来。高职院校在立足地方文化建设过程中,更应该发掘自身优势,尤其是在非遗传承人培养实践中,不断拓宽与地方非遗产业的融合范围,解决非遗传承人培养难题。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地方传统手工艺行业、企业、非遗办等主体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需求,开展实地性研究,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服务地方经济文化为使命,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养模式中的实践路径。

  • 扬州民间文学类非遗外宣英译工作探赜 2020-06-01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中,文化交流是重要内容。让区域文化“走出去”,需要加大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力度。其中英译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以扬州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为例,分析了其外宣英译的难点和亮点,提出了加强英译工作的三点建议:政府引导,积极为民间文学类非遗传播搭建平台;促进非遗项目走进校园,发挥地方高校英语师生优势,重视非遗翻译人员的专业培训;以翻译美学等理论为指导,开展非遗外宣英译交流活动。

  • 扬州“非遗”中“致用于世”的高职教育启示* 2020-06-01

    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 “致用于世”的特征对于高职教育有着鲜明的启发意义。本文以扬州“非遗”雕版印刷术、古琴为例,分析了“非遗”项目在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方面的适应性,以及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实用性,以此为启发,分析了高职专业技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的实用性。

  •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城市文化互动关系 ——以扬州城市文化提升实践为例 2020-06-01

    城市文化建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运用,对丰富其文化品位和内涵,塑造文化个性有着独特的意义。因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以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城市文化建设为例,对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地域性鲜明特质,对城市文化提升是不可或缺的个性化资源。通过整合非遗资源、发展非遗文化产业、提高市民非遗文化认识、拓宽非遗宣传渠道、培养专业人才等措施,对促进城市文化个性化发展、提升城市形象都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 扬州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2020-06-01

    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有与饮食文化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见表达。扬州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丰富,享有一定的国内外知名度,资源类型与空间组合度高。其旅游开发,既有利于为饮食类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群众基础和资金支持,也有利于扬州旅游形象的提升。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需在活态传承、原真展示的原则下,选择多样旅游开发模式、构建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加大旅游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