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14 条数据
-
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的数字化保护探析 2020-06-01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客观的分析了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的保护现状,以及即将失传的冰灯冰雕技艺抢救和保护日渐频危现象,传统的非遗保护形式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对传统的非遗保护与数字化的非遗保护形式两者各自的特点进行了阐释和比较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提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数字化非遗保护的对策和思路,并针对采用数字化保护的优势和实现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和论证。
-
川陕革命老区非遗技艺"烧火龙"的保护与传承探讨 2020-06-01
站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视角,探讨石桥镇的"烧火龙",不但是探究"烧火龙"这种非遗技艺,而且也是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非遗技艺"烧火龙"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文中阐述了川陕革命老区非遗技艺"烧火龙"的现状及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提出了非遗技艺"烧火龙"的保护与传承建议,为传承发展地区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一点参考依据.
-
临夏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价值与现代传承探究 2020-06-01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临夏传统手工劳作技艺(以下简称“非遗手工艺”)融汇了历史传承、当地民族习俗和地域文化,具有工业化生产无法替代的文化温度。振兴非遗手工艺产业既关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复兴,又关乎“三农”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
旗袍文化进课堂 非遗项目吐芬芳 2020-06-01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文化传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在引入“双顺”传统知名品牌旗袍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与石景山区文委联合申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成为北京市第一个拥有非遗项目的中职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形成了“双体双线,三段阶梯”传统技艺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宽基础+岗位模块+传承技艺”课程体系。
-
非遗的产业化保护与非遗生态的构建 ——以宜兴紫砂的发展现状为例 2020-06-01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作为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历史上就一直和市场走的很近,改革开放至今几乎没有出现过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这个国家力量很少介入,仅仅依靠市场作用逐步发展的非遗产业,其在产业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研究这些问题可以为其他非遗行业起借鉴作用,也可以为研究非遗的产业化保护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将对宜兴紫砂产业化发展的历程和现状进行叙述,探讨模具、机器对紫砂技艺的影响,并且提出"非遗生态"这一概念,认为非遗是由学者、非遗传承人、艺术家、商人、记者、政府官员以及广大的爱好者们等各行各业的人合力共同保护的活态生命体。在"非遗生态"之中尤其需要的是学者的深入研究以及持续观察。
-
北京皮帽非遗老字号“盛锡福”考察纪实 2020-06-01
因保护"非遗"工作的推进,"老字号"的保护加传承成为近年来文化和商业领域共同面对的话题。文章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品牌"盛锡福"作为考察对象,深入到老字号制作工场,对制作工艺进行记录考察,同时把相关的人文内容纳入到调查范围中,从不同角度全面反映其技艺的整体风貌。老字号的传统手工艺不只与文化生产相关,还与大众生活、民族情志以及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有紧密的联系。
-
技工院校创客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传承 2020-06-01
技工院校是非遗手工技艺传承的主要载体,创新技工院校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模式,是破解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传承发展困境的必经之途,实现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与技工教育融合的关键性动力就是创客教育。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技工院校创客教育的内涵,阐述了创客教育对技工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传承作用机理,进而探索了创客教育融入技工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传承的途径。
-
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数字保护与管理平台创新研究* 2020-06-01
基于目前信息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保护、传播、管理与传承上面临的挑战,文章以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为研究主体,通过对杭嘉湖桑蚕丝织传统技艺的田野调研,获取桑蚕丝织织造"形、艺、技"的相关资料,然后从数字化传统技艺、实景活态展示、数字水印技术三方面探索数字化保护与应用方案,最后,从蚕乡遗风、制丝技艺、丝织奇葩和保护传承四个部分探索杭嘉湖桑蚕丝织织造技艺数字化资源管理平台,探索非遗项目桑蚕丝织传统技艺数字保护、管理与传承的可行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