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40)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40)

共检索到 140 条数据

  • 论本地非遗文化在艺术设计系“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以校“留青竹刻”社团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经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之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自身所具备的能够传承民族精神与地域文化的特性,使其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思政教育功能。大部分的思政教学都是单一且抽象的,学生在理解时也是很深奥复杂的,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思政教学之中,是提升思政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分析研究"留青竹刻"社团的案例,希望能挖掘出本地非遗文化在艺术设计系思政教育中的价值,给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 活态传承视域下永新盾牌舞融入舞蹈教学实践中的意义与路径 2020-06-01

    永新盾牌舞主要流传于江西省永新县龙源口一带的各个村落,其气势磅礴、风格独特、雄浑刚健,队形变化多端。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新盾牌舞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教学实践价值同样不容忽视,故此,将永新盾牌舞融入高校进行教学实践,探索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活态传承的意义与路径,是对当前"非遗"文化资源进行保护的有力举措,也是对高校校本教材建设的积极回应。

  • 探讨如何在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实现非遗传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瑰宝,在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实现非遗传承,打破了传统的非遗传承模式。在本文中将介绍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并探讨在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实现非遗传承的措施,以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传承。

  • 非遗引入应用型高校设计教学实践初探——以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经营后,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乏人等问题。笔者与所在学校做了探索性尝试,将非遗引入应用型高校设计教学,结合实践实例总结项目甄选、地方环境、理论基础和科技手段四个方面的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如何将非遗引入教学中,探索非遗引入应用型高校设计教学的可行性。

  • 校企合作模式下非遗进课堂实施途径探索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生活习俗以及更多形式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较多,有利于激发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和自觉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教学内容,更要加强学生自主理解,主动弘扬的意识培养.作为我国知识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学校教学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不仅是对人文习俗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的具体策略,为中职学校进行非遗校园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 临夏州职业教育传承和保护非遗面临的问题与现状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临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临夏有“中国砖雕之乡”、“中国花儿之乡”的美誉。临夏州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共11项,其中包括莲花山和松鸣岩花儿会、河州贤孝、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永靖七月跳会、东乡族擀毡技艺、东乡族叙事长诗《米拉尕黑》、河州平弦、古建筑修复技艺、生铁铸造技艺等;省级非遗项目共29项。但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其传承和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在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属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方面,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和作用。未来要求职业院校能够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过程中,肩负起相关的责任和重担。

  • 如何开展非遗文化与动漫文创教学的融合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世界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是人类生存发展得以保障的基础之一。近年来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领域中,将非遗文化转化为动漫文创的作品备受大众亲睐。发掘非遗文化,用流行表达方式带动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有趣的非遗项目“活”起来、“动”起来;在创新中彰显山东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是当下动漫教育者必须探究的重大课题,也是每一个山东动漫人的责任。本文首先对于非遗文化和动漫文创的概念分别进行阐述,同时对非遗文化和动漫文创教学融合的意义进行分析,最后对于非遗文化和动漫文创教学的融合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合理开展非遗动漫文创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 “非遗”视域下民间文学实践教学探索* 2020-06-01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运动的迅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口传遗产重要表现形式的民间文学日益受到重视,在许多高校开设有民间文学课程。高校民间文学课程具有文学和民俗学双重属性,教学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探讨在民间文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贯穿“非遗”理念,培养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