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7)

共检索到 7 条数据

  • 敦煌舞的“非遗”特质及其活态传承 2020-06-01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及政策的实施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敦煌舞蹈以敦煌壁画为依托,在错综复杂的"身世"下,其多元融合的民族性、底蕴深厚的文化性、跨时空记载的时代性以及独特的传承性决定了敦煌舞蹈饱含的"非遗"特质,这种独特的"非遗"特质,对其舞蹈流派的本体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并且推动着敦煌舞活态传承的持续发展。

  • 黄河流域非遗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020-06-0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文对黄河流域的非遗项目进行研究,提出了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五感"应用,分析并例举了提取非遗元素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总结出非遗元素在设计中的适当应用可以增强包装设计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保护利用方向——以敦煌为例 2020-06-01

    敦煌作为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渐占据日常生活,如何将现代技术运用于传统敦煌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并发扬其文化内涵,是非遗产业正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影像化保护角度出发,基于影像化保护及现代技术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意义的理论实质,通过剖析当前敦煌影视化保护的主要问题,论述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化保护措施及方向。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方法与意义* 2020-06-01

    敦煌彩塑是敦煌艺术的主体,亦是敦煌学研究的重点。以往的研究,较多关注于对敦煌彩塑本体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创造了博大精深敦煌彩塑作品的非物遗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的研究,况且,如今此项技艺又濒临失传的境地。通过运用田野调查、口述、传承人数据库建立等方法,将敦煌彩塑传承人的彩塑技艺传承经历、生活体验、技艺知识以"口述"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建立相关档案,其一,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的研究提供"活态史料";其二,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传承的真实与整体情况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进而对非物遗彩塑技艺的传承提出新方法与新思路;其三,亦有利于为敦煌彩塑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 盖娅传说 东方美学的华丽呈现 2020-06-01

    近日,"锦绣中华-201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装秀"系列活动于北京中轴线景山公园演绎非遗魅力文化。此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联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中国国际时装周组委会、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服饰研究所等单位主办。三年来,累计超30场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服饰秀在北京恭王府、杭州千岛湖、雄安、苏州等地与观众见面,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项目在锦绣中华的舞台绽放新

  • 如何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既“活”又“火”? 2020-06-01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脉延续,国之强大,离不开赓续历史传统、守护文化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可以说,支持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扶持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共同的精神家园。近年来,包括国粹艺术、非遗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渐成热潮。"故宫跑"、京剧"潮"、敦煌美、诗词热……诸多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艺术形态活跃在各大平台,不

  • 海上“丝路”的“非遗”印记 ——精美的龙泉青瓷 2020-06-01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蜚声世界的物质文化遗产,如长城、敦煌莫高窟,还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要和同学们分享的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京剧、昆曲、皮影戏等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带有航海特色的"非遗"瑰宝。现在你来和我一起看看吧!唐代以来,特别是"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相应地,海上丝绸之路日益活跃起来,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外贸交易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