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140)
新闻(2)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140)
学术交流(2)

共检索到 142 条数据

  • 数字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探析 --以广州白云火龙民俗文化节为例 2020-06-01

    广州白云区的白云火龙民俗文化节近年来一直在成功举办,“舞火龙”已成为白云区独一无二的非遗民俗品牌与文化名片。2018年,白云区“舞火龙”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本文根据活动的新策划形式与策划内容进行分析与探究,意在更好的探究活态传承形式在数字化背景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效果与方向。

  • 壮族师公舞蹈文化在非遗教育中的传承与保护——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 2020-06-01

    刘正宏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与教育化传承研究》一书,深入探究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实施路径。该书致力于探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传承教育模式,以期为我国培养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人,提供理论甚至经验方面的借鉴。以数字化的形式传承保护壮族师公舞蹈文化,可充分促进文化资源共享,同时可推动文化资源以一种系统化、条理化、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有助于简化文化的加工和整理工作。

  • 新媒体语境下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思考与传承教育 ——以广东省音乐类非遗为例 2020-06-01

    一、前言自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尤其是音乐类非遗给人以多层次和丰富的感受。对于广东省音乐类非遗的学术研究,正逐渐从单一转向多角度的研究,文化遗产数字化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 面向传承和传播的非遗数字化研究 2020-06-01

    一、研究背景全球化背景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信息时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机遇,数字人文的出现促进了人文学科与技术的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活化、隐性等特性对非遗数字化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战。二、国内非遗研究现状从发文机构角度分布统计,发文数量较多的科研机构大多集中在广东、北京、湖北、山东、重庆等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区域。从期刊来源角度分析,相关论文遍布几乎所有类别期刊,说明非遗研究已经进

  • 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2020-06-01

    西部民族地区文化生态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但挖掘和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基础非常薄弱,将数字技术合理运用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播当中,是提升民族地区非遗保护能力、扩大其传播影响的有效路径。数字技术是当今最前沿的信息科学技术,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因

  • 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0-06-01

    一、引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部分简称“非遗”)与中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传承非遗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一环。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撞击日趋激烈,我国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遗文化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媒体传播范围、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渠道,非遗与时代相结合将增强非遗的能动性,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传播形式指引着非遗传播与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