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01 条数据
-
苏北地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2020-06-01
苏北地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对丰富和集中的地区,非遗项目的保护具有很好的区域共性,开展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是苏北五市继成立非遗保护联盟后的又一项推动非遗保护的重要工作.本文在分析苏北非遗资源的基础上,探讨了苏北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具体路径,以期为苏北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
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的必要性及应用研究 2020-06-01
在悠久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许多值得永久传承和保护的技艺,非物 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最为经典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那些具有特定形态的文化遗产有很大区别,其中最为明显的区别就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固定的外在形态,它是一门可以传承的技艺,是值得人类永久保护的珍贵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代代 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它能够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存在于人们内心,是活的文化瑰宝,是一个民族最为传统和悠久的民族记忆和财富, 因此,如何有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便成为了当代重点研究的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十分重要,就如保护物 质文化遗产和濒危野生动植物一样,一旦忽视或者懈怠,势必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 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依然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危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顺利传承。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非遗数 字化保护传承的必要性及应用
-
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 2020-06-01
进入21世纪,互联网、信息化的热度不减,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多重考验。传统的方式、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当今社会,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展示和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本文以扬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例,阐述数字化、信息技术对本土非遗项目的重要作用,并分析、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的推广和运用。通过应用日益成熟的数字化技术,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呈现出新的面貌,焕发出新的活力。
-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以《歙砚》为例 2020-06-01
安徽歙州的歙砚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但由于近年来商业文化的冲击,使得歙砚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逐渐走向衰亡。本文以歙砚技艺为例,并结合了对“歙砚”的数字化研究保护,深入探讨了数字化影像的传播优势;并指出“非遗”在保护和传承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人们对“歙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
新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中的创新应用 2020-06-01
新媒体技术是当代新兴技术之一,各行各业都开始将其作为发展的助推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理应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本文简要阐述了新媒体技术与数字化展示、非遗数字化展示方式中的新媒体技术以及在非遗数字化展示中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以期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平台。
-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揭示研究——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数据分析 2020-06-01
从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着手,分析了非遗项目的数据现状,提出了多维度、关联化非遗数字资源的揭示要点,指出非遗元数据应用纲要设计的必要性,为下一步提升非遗数字资源的内容质量,打造非遗“互联网+”智慧场景应用,提供数据资源驱动力。
-
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探析 2020-06-01
本文主要探讨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平台、技术、机制、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希望对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所裨益.
-
VR技术在非遗传播与传承中的运用——以潮州非遗为例 2020-06-01
VR是21世纪一项重要的先进技术,是一种能够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将VR技术运用于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中,通过沉浸式虚拟现实或交互式虚拟现实给潮州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焕发潮州非遗新的生命魅力,重燃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