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8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81)

共检索到 2881 条数据

  • 晋江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2020-06-01

    日前,晋江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晋江市文化中心文化广场举行。启动仪式上,非遗传承人代表宣读了移风易俗倡议书,举行了《晋邑遗风·徐维耕民俗摄影作品集》首发和赠书,为苏统谋南音传习所授牌,向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及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披挂绶带。启动仪式结束后,晋江市第十二届南音演唱节活动在市文化中心广场拉开帷幕。除了南音演唱节以外,现场还设有14个非遗项目体

  • 文旅融合赋能纺织非遗 2020-06-01

    全面促进传统文化、传统工艺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断开发生产优质文创、文旅产品,丰富社会大众的精神与物质文化生活7月3日,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全国首家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创园区——北京咏园召开。与此同时,“中国纺织非遗创新成果展暨首创非遗设计创新展”也在此处举行。在展览上,可以看到非遗传承人

  • 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艺会简介 2020-06-01

    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艺会,承载和沉淀近二十年推广民族文化的宝贵经验和成果,对推广、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挖掘、保育、推广、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以及在提升传承人尊严和创作空间的目标上,工作量庞大而且要求细致;虽然大中华地区的非遗种类丰富,范围广、资源多、讯息量大,但是,该会仍以专心专意、深耕细作的态度,致力从多维度保护、推广、传承和发扬属于大中华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福建南音馆阁现状调查报告(上) 2020-06-01

    众所周知,以福建省泉州地区为代表的闽南区域文化——南音,是一朵弥足珍贵的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奇葩,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被学界誉为"中国音乐史活化石"。作为与昆曲、古琴等全国性的中华优秀民族艺术品类并驾齐驱的"双料""非遗",南音无论历史价值还是现实意义

  • 让活态非遗传承浸润校园的策略与实践 2020-06-01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在渔樵农耕的悠悠历史中形成了多民族、多元化的文化形态,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已成为华夏民族的精神脊梁和历史的发展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了华夏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

  • 汲取文化力量 赋能辽宁振兴 ——专访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宋晓冬 2020-06-01

    非遗是国之瑰宝,将其发扬光大,需要群策群力,更需要创新,应时而变,以开放共享的心态探索非遗传承发展之道。一言以蔽之,承载着匠人匠心之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着巧夺天工之技的非遗项目,亟需在时代的版图上,找到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完美契合点。一群有识之士正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彰显出非同凡响的动人风采。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一时无法实地采访更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典型人物。今后,我们将对更多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保护工作者进行宣传报道,以飨读者。

  • 非遗视角下的扬州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策略研究 2020-06-01

    一、扬州非遗文创产业发展现状(一)现状分析扬州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拥有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雕版印刷技艺、扬州剪纸、扬州盆景技艺、杖头木偶戏、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扬州刺绣、扬州画派等。近年来,扬州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金,如建设扬州工艺美术坊、建设

  • 潍坊“非遗+”探索发展新思路 2020-06-01

    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于2019年12月25日正式获批,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内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民俗民间文化传统浓郁,是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俗风情区域之一。自保护区设立以来,就以"非遗+"为核心,在促进文旅融合、推动产业发展、致力文化创新、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做了大量尝试,使保护区呈现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动景象。潍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过程中,以传承为核心,以发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