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2881)
新闻(25)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2881)
学术交流(16)
非遗资讯(5)
政策法规(4)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2907 条数据

  •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以甘肃省为例 2020-06-01

    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评价是将其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甘肃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构建评价模型,并挑选甘肃省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非遗旅游资源,运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科学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级别较高的体育非遗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酒泉、张掖、甘南地区,这些地区是自然人文旅游地、少数民族文化体验地、宗教历史圣地,对旅游者有较强的吸引力。因此,充分利用这些地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对级别较高的体育非遗资源进行科学保护与利用,将推动地区体育遗产与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非遗手工艺传播方式创新研究——以新会葵艺为例 2020-06-01

    现代网络新媒体技术为非遗手工艺数字化保护传播提供了新路径。文章针对当前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图片、视频等传统数字艺术表现形式及侧重单向传播的现状,创新非遗手工艺在新媒体领域的传播方式。基于交互设计理念,以广东新会葵艺为例进行面向用户的交互动画设计实践,探索非遗文化转化数字影像的规律,实现了手工艺流程展示与交互设计的融合。交互动画、互动游戏等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艺术媒体形式是非遗手工艺传播的未来趋势。

  • 从翻译伦理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性文本的英译 2020-06-01

    以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运用安德鲁·切斯特曼提出的翻译伦理模式,探讨其介绍性文本的英译,以期为我国非遗的英译研究提供参考。

  • 广东省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思路浅析 2020-06-01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单个项目保护基础上的进阶举措,通过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区创建,夯实非遗发展土壤,打通非遗项目之间孤立保护的弊端,进行整体性保护的重要政策.2019年,荔湾区创建广东省粤剧粤曲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获得广东省文化厅的批复同意.笔者结合全程参与本次省级文化生态区创建工作的心得体会,从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标定位、整体性保护、政府主导作用等方面,阐述荔湾区创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思路和经验.

  • 3D打印技术视角下的民间传说类非遗数字化开发研究 2020-06-01

    当前,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展示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尤其为民间传说类非遗带来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基于3D打印技术的民间传说类非遗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开发中的重要课题,通过研究3D打印的基础理论,以土家吊脚楼传说故事为实例,提炼出基于3D打印技术的民间传说类非遗数字化保护的经验借鉴,为中国民间传说类非遗数字化保护模式提出建议。

  • 公共艺术考察实践教学唤醒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复兴之研究 2020-06-0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的实践在取得了丰硕成绩的同时,存在于不同项目之间的发展不均衡的情况逐渐显露.在与一些项目发展火热的情况对比下,另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活化依然面临着挑战.近年来,在公共艺术的发展中对于公共性,在地性,主体性的发掘探讨和在各门类艺术实践中独树一帜.进行跨学科合作的实践为非遗传承所面对的文化环境和公众环境的改善与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高校公共艺术考察课程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教学正是整合高教自有优势与资源,实践这种思路的一条途径,其教学试验结果也将反哺于未来的公共艺术与非遗传承的社会实践.

  • 从非遗角度探究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机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街区同属文化遗产,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关系入手,探究利用非遗保护原理、保护办法,甚至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生态系统保护理论指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寻非遗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意义。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关系1.1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顾名思义,是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的定义,包括历史文物

  • 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非遗传承人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2020-06-01

    随我国经济全方位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文化建设的关注度也开始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我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发展中正面临一些困境。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非遗传承人数量不足、非遗技能的传承发展系统性较差,这些问题都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困难重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意识、技术和规划,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为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质量,文章在分析当前非遗传承人培养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非遗传承人培养策略,旨在为我国非遗事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多有效的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