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非遗”助力精准扶贫 2020-06-01
顺昌县地处相对偏远山区,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留。近年来,顺昌县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保持“非遗”核心技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和传承人的带头作用,调动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大力支持企业创新、传承人创业,有效促进了传统工艺振兴,助力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
“活化”非遗 2020-06-01
“现在能坚持这些老北京纯手艺活的年轻人可不多见了,小伙子,阿姨给你点赞!”正在参观清华美院非遗传承人技艺展演的张女士这样说,收获“点赞”的内联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任晨阳连连感谢。在记者眼里看来,张女士的“点赞”有着一份对于非遗传人的佩服和鼓励
-
“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2020-06-01
当前沿线国家及区域,虽然已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动方面进行申请、跨越区域传播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也会被一些主客观因素影响进而面临困境。对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研究,主要通过预先进行完善的"一带一路"规划、处理好四川沿线非遗工作的检查、申报等工作以及加大对四川沿线非遗的传播、交流这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日后如何能够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策略。"一带一路"的思想主要是由习近平总主席在2013年阐述的关于共同创建丝绸之路经济纽带的理念。时至今日,已然被当做发展国家沟通交流的双向机制、创造出区域合作平台的媒介[1]。
-
浅析北京刻瓷的传承与创新 2020-06-01
参加一年一度的北京工艺美术行业企业高级研修班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听宋慰祖老师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研究"我思绪万千,回想在传承非遗项目北京刻瓷这一路走来所做的一些创新研究,在保留传统刻瓷文化韵味的前提下,运用设计方法大胆创新画面,把民族的、艺术的、精神的气息作为创作的源泉,利用人类掌握的科学技术作为创新的基础。本文以我的刻瓷作品《静·观》为例,谈谈我在创作过程中对北京刻瓷的传承与创新。创作之
-
学习雷锋活典型 救死扶伤好军医 2020-06-01
李惠智,中国非遗李氏正骨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代传承人,从小继承父辈中医正骨,从事正骨手法复位及疑难杂症的治疗。他1981年入伍后,用精湛的技术服务官兵,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党员。退役后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军人
-
从蟋蟀盆到金砖砖雕 2020-06-01
袁中平,苏州相城区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袁氏堂第五代传承人,中平澄泥堂创始人,中国工艺最高奖“山花奖”获得者,项目被列入省非遗保护示范基地。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州民间工艺家。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退出机制的法治规范与路径探讨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退出,指的是依据相关规定与法律程序,代表性传承人不再享有该称号的一种法律行为。代表性传承人退出机制是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既是推进相关行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判断制度改革是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标志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南通板鹞:空中交响乐 2020-06-01
非遗项目解读江苏南通是我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盛产板鹞,为全国绝无仅有。2006年5月20日,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南鹞北鸢两大流派的风筝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南通是南派风筝的主要产地,南通板鹞以其形同门板而得名,以巨大、彩画、布满哨子、音量宏亮而成特色。大六角风筝最常见,数个小六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