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2018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2020-06-01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1月13日在京揭晓。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届名誉主席冯骥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汉杂技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夏菊花等10位被评为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
以中国非遗实践为基础构建新理论 2020-06-01
目前,围绕非遗主题的讨论主要还是结合非遗保护政策、实践以及非遗具体事象展开的。在宏观层面,主要集中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辨析(1),非遗保护实践和政策的相关思考(2),法律和知识产权问题等;在微观层面的研究也显示出越来越多样和细分的态势,例如非遗的开发与产业化(以旅游最为突出)、非遗传承人研究、具体
-
多方努力 让非遗华丽丽地传承 2020-06-01
近期,“中国纺织非遗创新成果展暨首创非遗设计创新展”在全国首家以非遗为主题的文创园区——北京咏园举行,展览开幕当日,第三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新闻发布会也在此举行。在这个展览上,展出了很多由非遗元素衍生而来的文旅衍生品。可见,在保持传统技艺完整性、本真性的基础上,非遗传承人们做出了大量设计尝试。这也与第三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的主题方向——文旅融合赋能非遗传承创新相契合。第三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于2019年11月初在云南昆明召开,会期3天,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
-
非遗语境下传统技艺的高校传承模式探析 ——以温州大学发绣研究所为个案 2020-06-01
温州发绣有着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由区域传承逐渐过渡为高校传承,1991年成立温州大学发绣研究所(原名温州市人像绣研究所),2014年入选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温州发绣研究所作为非遗的实体承载空间,开创了与发绣技艺发展相吻合的传承机制,集生产、销售、科研为一体。本文以温州大学发绣研究所为个案,通过对发绣传承基质的探讨,寻觅出适合的维系传统技艺本真性的方式。
-
努力做好新时代具有上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20-06-01
自2004年,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历经多年努力,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
2019年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南平市建阳区举办 2020-06-01
2019年8月5日至7日,由省文旅厅主办,省艺术馆(省非遗中心)、南平市文旅局承办,南平市文化艺术馆(市非遗中心)、建阳区文旅局协办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南平市建阳区举办。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守钦,非遗处处长苏忠明、省艺术馆馆长陈秀梅,南平市文旅局局长徐勇、建阳区区长魏敦盛等领导参加开班式,全省各设区市、县非遗负责人及骨干参加了培训
-
多彩非遗进社区 2020-06-01
2018年12月8日,海淀区西北旺村庙山文化大舞台热闹非凡,一阵威风锣鼓过后,西北旺镇2018年非遗展演暨优秀民间手工艺品展示活动拉开大幕。大舞台前面,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优秀的民间工艺品在这里进行了展
-
第五批“非遗”:中医药领域58名传承人入选 2020-06-01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发展,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国共1082名传承人入选,吴以岭、严慰冰等58名中医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列。他们的中医络病诊疗方法和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作为中医诊疗法项目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