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贵州绣娘“指尖”功夫绝了 2020-06-01
“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贵州”,贵州有着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大山里的绣娘,抱着娃、绣着花,引领着最新的时尚。近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万达小镇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指尖上的传承”非遗手工技艺比赛。来自各村寨的近90名绣娘展现了苗族手工刺绣和苗族蜡染绘画的绝活,以比赛的形式促进非遗手工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
我为“非遗”代言 2020-06-01
说起非遗,也许大多数人心里都会不自觉地生出几分距离感。确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宗留下来的老技艺了。过去手艺人一针一线地缝制蜀绣、苏绣作品,用于妆点生活,让生活呈现出时间缔造的精致感。反观现在,所有东西都是工厂批量生产,的确款式新潮价格低廉,可是旧时精致却已远去。非遗
-
蔡李佛拳 兼容并蓄创拳 不拘一格传承 2020-06-01
蔡李佛拳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836年陈享创立蔡李佛拳至今,已有182年的历史了。它不仅风行岭南,练拳者亦是遍布世界。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蔡李佛拳成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目前广东唯一获准为国家级非遗的武术项目。
-
二渠村的云阳板 2020-06-01
陇西云阳板是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也是甘肃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陇西云阳板的活态生存依托于当地的民间信仰,其载体是陇西"四月八庙会"的朝山祭祀仪式,云阳板是整个朝山会祭祀中最核心、最具有观赏性的表演,至今仍保留了部分传统的表演套路,并在活态仪式中代代相传,但其传承、发展、保护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云阳板为切入点,呈现与分析云阳板的发生发展现状,亦是在探索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现状,深化非遗研究的思考。
-
“非遗保护和传承需要社会机制创新的辅助” 2020-06-01
前不久,由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主办的“文化之美·漆心可见”年度成果展,亮相山西运城的永乐宫,此次展览展出了明清时期留存下来的山西漆器文物19件(套),以及创新漆器作品33件(套)。策展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认为,保护和传承以山西漆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工程,这需要新的教育理念的启发.
-
交通银行私人银行打造圈层化营销新模式 2020-06-01
8月13日,由交通银行与爱奇艺联合出品的纪录片《讲究》第四季正式收官。交通银行“百年交行,致敬非遗”系列活动聚焦超高净值私人银行客户普遍感兴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线上推出系列纪录片《讲究》,线下建立超高净值客户深度文化品鉴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资源整合,积极探索圈层化营销新模式,成功助推超高净值客户业务拓展。
-
摄影天地 2020-06-01
《皮影戏传人》皮影戏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济南皮影戏更是别具浓郁的地方色彩。此类题材充分展现了民俗艺术的魅力,以及对非遗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本图画面活泼、热烈,人物肢体语言丰富,抓拍定格微妙。拍摄者充分应用广角效果、高感光度、大光圈组合,将场景表现的张弛有度。其中,中景构图又很好地表现了现场环境氛围和皮影艺人的内心情感。
-
景德镇古窑——带你品味国家文化遗产技艺 2020-06-01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白美丽,你眼带笑意……”周杰伦的《青花瓷》唱遍了全世界。青花之美,遗世而立,淬火千年,蓦然回首,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历经浮华与沧桑,却依旧安静地在时光的尽头,等待与你的相遇。一项技艺一座城。2006年,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和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可以观看体验到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