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64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641)

共检索到 3641 条数据

  • “甬上老腔调”唱响宁波 2020-06-01

    6月16日晚,由宁波市曲艺家协会、鄞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风景旅游管理局、体育局)、鄞州区横溪镇人民政府主办,鄞州区非遗中心、鄞州区曲艺家协会、宁波日报“乡下头”工作室、鄞州区横溪镇文化站承办的“甬上老腔调——鄞州区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宁波地方曲艺专场演出”在横溪镇影剧院成功举办。这是配合我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及2018年“文艺与新时代同行”主题活动所举办的专场演出。

  • 非遗走出“新”经济 2020-06-01

    沥沥雨水中,模特们身着云锦华服,撑着油纸伞随音乐走过,仿佛一幅画卷,又有着浓浓的诗意。在千岛湖召开的首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上,这场非遗服饰秀引发人们关注。精美服装的背后既有传承千年的技艺与情怀,又有产业发展视角与空间。伴随着非遗传承方式的创新,产业外延也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走出博物馆,开辟出产业发展的新天地。千年技艺的重“新”相遇要将千年技艺薪火相传,融入现代生活,核

  • 小人物 大情怀 2020-06-01

    在辽宁省大连庄河市,有一个家喻户晓的韩氏家族,家中兄弟姐妹九人,个个身手不凡,他们都是庄河剪纸与传统手工布艺的非遗传承人。韩月娥今年86岁,是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兰店传统手工布艺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韩氏家族第三代中的二姐。她虽已是耄耋之年,却仍然坚持创作新作品,不忘传承人的使命,努力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 宋水仙(水族) “绣”出好日子的约定 2020-06-01

    一定要让马尾绣传统工艺产品走向市场,带领更多乡亲们脱贫致富,“绣”出好日子。一定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绣片保留好,把这一针一线织成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一定要让水族马尾绣迈出大山,走出中国,迈向世界。这是52岁的宋水仙寄给5年后的自己的一张明信片,上面郑重地立下了约定。作为唯一的水族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贵州省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非遗协会主席,宋水仙这次上会还特意为大家带来了水族传统工艺品——马尾绣。

  • 提琴制作师关尚持被评选为广州市番禺区非遗传承人 2020-06-01

    近日,广州市番禺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布了番禺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乐器行业中,提琴制作师关尚持被评选为广州市番禺区非遗传承人。关尚持1972年进入广东乐器厂从事提琴制作,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学习高级提琴、高级琴弓制作技艺。1990年参加在加拿大举办的国际提琴制作比赛,获得提琴弓金奖、银奖。在1992年美国第10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其创作的中提琴作品获得声音银奖(此次比赛金牌空缺)。

  • 文旅部非遗保护中心就“中国珠算”人类非遗项目年度保护工作开展调研 2020-06-01

    2018年10月15日至16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简称非遗保护中心)调研组一行4人,就"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的保护计划制定及实施情况在江苏省南通市进行调研。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简称中珠协)会长刘建华、常务副会长程北平、副会长汪以力、陆萍、秘书长赵相翼等陪同调研并出席相关活动。浙江大学副教授陈飞燕和有关省市珠协负责人等应邀

  • 让福州茉莉花茶香飘四海——我校茶叶专业继承与发扬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概述 2020-06-01

    茉莉花茶,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害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叶,素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源于福州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因其繁复精密的程序及有效的保密措施等,成为福州独有的传统工艺,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下简称“非遗”)。遗憾的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福州茉莉花茶产业萎缩,茉莉花茶工艺师逐渐流失,工艺师年龄

  • 毛正聪:再现宋代青瓷意境 2020-06-01

    毛正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世界当代杰出陶瓷艺术家,国务院授予为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专家,人类"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毛正聪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从事青瓷艺术研究60多年,在继承龙泉青瓷传统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他创作的青瓷作品器型简洁大方,典雅古朴;在运用色彩方面凝重、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