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641)
新闻(33)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641)
学术交流(17)
非遗资讯(10)
政策法规(6)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3675 条数据

  • 多彩非遗进社区 2020-06-01

    2018年12月8日,海淀区西北旺村庙山文化大舞台热闹非凡,一阵威风锣鼓过后,西北旺镇2018年非遗展演暨优秀民间手工艺品展示活动拉开大幕。大舞台前面,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优秀的民间工艺品在这里进行了展

  • 第五批“非遗”:中医药领域58名传承人入选 2020-06-01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发展,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国共1082名传承人入选,吴以岭、严慰冰等58名中医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列。他们的中医络病诊疗方法和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作为中医诊疗法项目入选

  • 石丽平:在“一带一路”建立非遗驿站让苗绣与世界对话 2020-06-01

    “贵州的民族自主品牌如何在商海中站住脚跟,甚至抱团出海,是贵州民族民间企业面临的新课题。我不仅要把松桃苗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还要让它与世界对话。同时,希望以政府引导、企业唱戏的形式贯通中西,在‘一带一路’建立非遗驿站。”

  • “妈妈制造”助力非遗技艺走向山外大舞台 2020-06-01

    “妈妈制造”是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一个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益项目,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妈妈”这个称呼非常亲切,而参与制作这些非遗手工艺的老阿妈们也都是妈妈

  • 2018中国·上海“非遗走进现代生活”高峰论坛在同济大学举行 2020-06-01

    4月15日,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联手增爱公益基金会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成功举办了2018中国·上海“非遗走进现代生活”高峰论坛。上海市文广局公共文化(非遗)处副处长葛永铭,增爱公益基金会理事长胡锦星,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党委书记范圣玺。

  • 《传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录》丛书出版发行 2020-06-01

    2018年12月,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编纂的《传承: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实录》丛书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分10大类40卷,共计800余万字,以口述史的形式,对河南省已公布的832位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全面系统地挖掘与整理。书中附有大量图片、音像资料,对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文化和其“背后的故事”进行全景扫描和鲜活展现。该丛书的出版

  • 浅谈"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感悟 2020-06-01

    2018年10月16日“第二期江苏省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开班。转眼,培训班的学习交流活动已经告一段落。回想起这段重回校园、重回课堂的美好时光,和昔日的同窗、老师们一起在戏曲艺术知识的殿堂里徜徉,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艺术、实践的认识与理解。让我感到受益匪浅,同时也倍感荣幸!本次研培班培训的宗旨是“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这充实的一个月课程,我们先后学习了“理论知识”类:《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索与实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解读、《中国戏曲简史》、《戏曲概论》、《剧目读解》等课程让我增长了相关文化知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和分类,更深入了解戏曲的起源、形成,及戏曲特征“程式性、虚拟性、写意性”的美学表现手段,明确了戏曲的当代价值,增加文化的厚重感和人民的归属感,提高了民族文化自信。

  • “非遗+扶贫”,脱贫新动力 2020-06-01

    “我学剪纸不到半年,剪出来的东西已经卖了5000多元。”近日,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五道营乡五道营村69岁的贫困户丁君方十分高兴,自己的剪纸作品变成了真金白银,脱贫已经不成问题。丰宁县满族民俗文化丰富独特,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1项。2018年6月,丰宁县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非遗+扶贫”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