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641)
新闻(33)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641)
学术交流(17)
非遗资讯(10)
政策法规(6)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3675 条数据

  • “非遗+”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开发策略研究 2020-06-01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开发,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力发展非遗文创事业,有助于弘扬非遗文化内在价值、唤起人们非遗文化保护意识和拓宽非遗文化传播路径。当前非遗文创的设计与开发尚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创新文创产品开发思路。通过化繁为简的方式彰显非遗文化元素,以个性化符号诠释非遗地域特色,依托媒体联动打造产品体验和营销新空间,是当前非遗文创产品创新开发的有效途径。

  • 津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化传承与传播研究 2020-06-01

    天津是我国民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有着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注重固态保护,还应关注活态传承。动漫,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形式,担负着传承与传播优秀文化、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文章将从非遗保护的视角来阐述动漫对传承与传播非遗的可行性与实际应用价值,旨在保护和利用好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天津优秀特色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

  • 非遗桦树皮文化表现形式与工艺对比 2020-06-01

    非遗桦树皮文化(以下简称"桦树皮文化")作为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传统文化的遗存,从文化角度,证实了这些民族在历史上的生活生产状态;从艺术角度,展示了这些北方狩猎民族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及对生活的热爱程度,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及审美情趣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桦树皮文化是研究我国北方游猎民族史一块弥足珍贵的"活化石"。文章将集中分析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桦树皮制作技艺文化的表现形式并对其工艺进行集中对比。

  • 高校教学传承在陶瓷类非遗创意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非常宝贵的财产,印刻着民族文化和历史的痕迹,但是目前河南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开发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所以亟需加强非遗创意的开发。而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保护非遗,同时其在非遗的创意开发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能够保证非遗创意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发展。

  • 论少数民族非遗纪录片的文化空间建构 2020-06-01

    文化空间'不是单纯的地理概念,而是建立在历史和空间的辨证关系上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维度。纪录片作为声画并茂的影像载体,在记录仪式、技术和艺术等文化空间表现形式上弥补了传统媒介形式的不足,凸显了纪实影像在构建文化空间上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近几年的代表性少数民族非遗纪录片进行分析,可见其主要从核心价值的符号化、日常生活的美学化、仪式实践的身体化三个方面进行'文化空间'的建构,并呈现出流动的社会背景下个体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审视与思考。

  • 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要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在数字信息化时代,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应当积极寻求信息化的渠道和方法。基于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要合理采用先进的科技,将数字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以全新的形式出现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就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进行简要论述,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徐州市“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0-06-01

    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搭建传统文化与文化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成为了地方性文化表述迈向世界的通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被认为可以实现向文化产品的转化,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是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非物质文化资源丰富,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徐州文化创意产业为例,通过分析徐州市"非遗"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和创新,提出徐州"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

  • 乡村振兴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建设 2020-06-01

    文化生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根基,但是近年来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乡村有生力量的外流、农村经济的衰落以及民众文化自觉意识缺失等,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的失衡。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存在于乡村,凭借乡村振兴的东风,通过培养强化"主体"文化生态素养、建设产业融合的非遗文化生态体系、构建以社区、学校为中心的非遗文化生态体系,不仅有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更有利于乡村文化的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