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641)
新闻(33)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641)
学术交流(17)
非遗资讯(10)
政策法规(6)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3675 条数据

  • 新媒体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论述 2020-06-01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一个族群的核心情感纽带,是人类在漫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客观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在世世代代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动态文化遗产,也同样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独特文化基因,更是整个民族集体精神情感的直接体现。但是我们也同样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尤其是新媒体时代的多元文化迅猛发展,一定程度上侵占了我国传统非遗文化的生存空间。尤其是文化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更是在客观上使得我国文化生态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因此,在新媒体时代进一步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一带一路”背景下贵州非遗影像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2020-06-01

    文章以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背景出发,从历史变迁与文明交流两个方面,对"一带一路"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共存的整体阐释,并对跨文化传播展开理论性研究。结合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在当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国际传播如何有效建立,以及国际传播的方式、机制、效果等进行研究。立足于贵州少数民族的区域性特征,根据贵州的地域性整体规划,发展状况与发展特点,挖掘贵州"非遗"的独特性,并进行指向性分析;挖掘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叙事及效果路径研究。

  • 纪录片创作对乡村非遗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 2020-06-01

    在本文的分析过程中,主要针对纪录片的创作,对乡村非遗文化传承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较少,社会关注度十分低.加之老龄化程度严重、受教育程度低的社会背景的影响,使得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工作不容乐观.而纪录片本身的文献记录功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完美契合,笔者以此入手分析纪录片对乡村非遗文化带来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总结

  • 从文旅融合看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2020-06-01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两大产业融合的优势资源。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丰富,山西省旅游业发展需要规划山西非遗旅游开发。在现代技术手段的推动下,将非遗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把非遗打造为融入生活的一种旅游资源。山西非遗旅游价值的释放还需在非遗活态化、数字化和品牌化上努力。

  • 基于不同呈现类型的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思路 ——以常州非遗为例 2020-06-01

    文章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非物质性”,及其与具有“物质性”的其他类型的文化遗产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出非遗发展的传统思路中因为忽略这种区别与联系因而存在局限性。根据非遗的特性,提出可以采用一种新视角来思考其发展问题,即:通过对非遗价值不同呈现形式的分类,有针对性地将其呈现过程与科技融合从而有效地体现其价值,达到继承与发展非遗的目的,并以常州地区的非遗为例,提出了不同呈现类型的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思路。

  • 电商文创产业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20-06-01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云南地区重要的文化基础,云南非遗文化得到政府和民间组织一定程度的保护和整理,但受到地域限制、大众认知度小等诸多因素影响,始终是"活化石"的形象。近些年电子商务文创产业受到政府的重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电商文创推动滇遗保护工作成为一项极富创造力的举措。文章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为切入点,探究电商文创推动滇遗保护的可行性和优势,最后给出电商文创保护滇遗的措施和方案。

  •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2020-06-01

    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独具特色。近年来,平凉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些甚至濒临灭亡。本文从文化生态视角出发,对当前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进行分析,探寻平凉市非遗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开发对策。

  •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研究 ——以户县北乡锣鼓为例 2020-06-01

    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文化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文化的历史记忆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北乡锣鼓保护困境的研究,分析户县北乡锣鼓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非遗保护路径,为当前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现代保护困境提供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