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3641)
新闻(33)
分类筛选新闻(1)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3641)
学术交流(17)
非遗资讯(10)
政策法规(6)
非遗名录(1)

共检索到 3675 条数据

  • “非遗”舞蹈文化进校园的对策研究 ——以东北秧歌为例 2020-06-01

    非物质遗产中的舞蹈是经历了无数历史的变迁才流传到现在的,具备了其独特的时代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蹈可以以课堂教授的方式进行传播和继承,主要是在中学和小学以正式课程内容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以非物质遗产性质存在的舞蹈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蹈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比如,东北大秧歌因为具备非遗性质开始被小学和中学作为舞蹈素质课的内容,经过在民间的搜集整理,融入了更多的内容,精简出可以突出主题意义的动作组合、舞蹈创作,且采取对应的措施在教学方面加大力度,并进行了更深层面的处理,不但可帮助学生在艺术素质和审美水平方面有所提高,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继承和发扬。

  • “非遗”与群众文化的联系与价值研究 2020-06-01

    在我国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较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劳作经验,也凸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具备极高文化价值,但是当前"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日益尖锐.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地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这种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满足自身精神需要为目的的群众文化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日益丰富,也推动了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探讨"非遗"与群众文化的联系与价值体现,对于"非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和促进群众文化的广深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 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的景观设计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经许多岁月传承下来的优秀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首先要明确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分析城市中非遗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方向,合理利用所学知识,重新唤醒该地区的文化活力,提升以及改善该地区的环境景观水平。天津市三岔河口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造性转化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是这一思路的具体体现方案。

  • 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食旅游开发 2020-06-01

    作为中国的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人的饮食生活影响深远。传承与保护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川菜传统文化的旅游吸引力,开发川菜美食旅游,促进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川菜美食旅游的品牌化、国际化。

  • 非遗作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载体的路径探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重要源头。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的今天,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格外突显,而很多非遗传承却在现代文明环境中逐渐没落,非遗亟待创新性传承来顺应新时代下的新需求。大学生作为最有创造力的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尤为重要,以其为主体的非遗创新性传承也能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提供新思路。本文通过分析非遗流失和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探究以非遗为支点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新路径。

  • 浅谈"非遗"保护语境下的高校音乐文化建设 2020-06-01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热门话题,高校文化建设应作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阵地.本文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出发,简述了高校音乐文化建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中的作用,提出应规范高等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教材,把富有地域特点的音乐类"非遗"纳入音乐类选修课堂;推动相关课程配套调整,使音乐类"非遗"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得到有力支撑;营造民族音乐学习氛围,让音乐类"非遗"进入高等院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精神高地

  • “非遗元素”融入涉外文化产品开发课程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0-06-01

    涉外文化产品开发课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和媒介,而"非遗元素"又为涉外文化产品开发的发展提供素材与灵感来源。本文对涉外文化产品开发现状以及该类课程教学现状进行简要调研后,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设计、第二课堂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拓展,来探讨"非遗元素"融入涉外文化产品开发课程的实践路径。

  • 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记录的原则与对策研究 2020-06-01

    众所周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内容丰富,是我国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重要体现,是国家传统文化的瑰宝。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我国以37项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意识缺乏,导致众多传统的工艺以及传统文化形式在发展过程中遭到破坏,无论是从传承还是从创新角度都受到了制约。近年来,伴随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视,人们也逐步加强了保护意识,并在发展过程中,采用影像记录的方式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这不仅能有效加强传统文化的记录和传播,对于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弘扬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影像记录对非遗项目实施保护的可行性以及特点进行有效分析,并就如何利用影像记录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发表了浅显的观点,以期与更多的专业人士共同探讨影像对于非遗保护的相关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