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1 条数据
-
聊城运河秧歌在新时代下的新传承 2020-06-01
山东省聊城市梁闸村的运河秧歌,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对于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我们要利用年轻人们 喜欢的方式,用最简单的方法传承最淳朴的舞蹈。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提升公众对非遗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也能实现更好的 保护效果。另一方面借助青年群体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接受非遗、关注非遗,愿意加入传承的队伍,以此实现有效新传承。本文 对运河秧歌在新时代下的发展现况进行了分析,对新的发展传承方式进行了展望。
-
浅谈“非遗文化传播”的创新性探究 2020-06-01
非遗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一直是近年来大多数学者思考内容及研究方向,郑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利涛在郑州市中原文化会客厅的公益讲座中谈道,"非遗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要人们处理好保护与经营开发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之所以历经千百年仍旧在被传承,那么这一定是可以原汁原味保护的经典。传承人的本职工作,不是创新而是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非遗,一定要将非遗文化的发展分为两类:一类负责传承,一类负责创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坚持独特性保护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保护好自己的特色,而不是被别人同化。
-
粤西貔貅舞元素在少儿舞蹈中的应用探究 2020-06-01
民俗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粤西貔貅舞起源于民间生活,世代相习。将这类粤西“非遗”舞蹈元素应 用于少儿舞蹈表演中,拓展“本土舞蹈文化教育”,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满足孩子“快乐教育”同时也激发他们挖掘本土文化 的决心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
现代审美视角下无为剔墨纱灯的保护与传承 2020-06-01
本文立足对剔墨纱灯的历史、文化价值、工艺特征、制作流程等进行全方位微观考察,总结无为剔墨纱灯衰落的原因的同时探讨振兴的方案。并结合高校资源,提出校企合作、邀请传承人坐堂讲学、建立纱灯实训基地等方案,从设计策略、分工协作、文化体验、实践模式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达到挽救剔墨纱灯这一安徽非遗的保护,并拓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路。
-
非遗保护视角下高邮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0-06-01
高邮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江南水乡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民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高邮民歌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而如何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高邮民歌传承、保护与创新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需要深入思考的话题。本文立足高邮民歌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影响,针对非遗保护视角下高邮民歌传承的现状问题,重点探讨了其传承的优化路径与创新发展,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
高安采茶戏与袁河锣鼓戏保护传承带来的启示——浅析传统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2021-08-26
高安采茶戏与袁河锣鼓戏保护传承带来的启示——浅析传统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
非遗侗锦织造技艺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研究 2020-06-01
侗锦又称"诸葛锦",古称"轮织",是一种世代相传的纯手工织物,是中国"女织"文化的活化石,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濒危的生存现状于 2008 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从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侗锦数字化保护的现状入手,结合侗锦织造技艺,提出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路径,完善对非遗侗锦基础性研究,让数字化技术真正融入非遗之中,成为它生命的一部分,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下去,并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
用非遗的眼睛视析当代群众文艺创作 2020-06-0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于人们精神观念的发展,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优秀的历史精华,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群文活动中,促进了当代群众文艺创作的发展,群众文艺创作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良好的传承与保护作用.因此本文将从非遗的角度来探讨当代群众文艺创作,首先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群众文艺创作具有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以公众需求、创新发展、作品性质为导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到当代群众文艺创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