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43)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43)

共检索到 43 条数据

  • 中国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粤绣文化汉英翻译方法探析 2020-06-01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与其他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实质上是对外宣扬中国的优秀文化。随着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竞争日趋激烈,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粤绣作为南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仍然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粤绣文化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方法进行探究和分析,以期促进广东粤绣文化的外宣英译,推动岭南非遗文化的对外传播。

  • 彭水木蜡庄傩戏的数字影像记录方法研究 2020-06-01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方式已从传统的文字、图像转变为数字化的影像记录。在非遗的保护中,数字影像记录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方式。非遗的记录与文物不同,它的复杂性在于需要在对非遗本体进行解构的同时,还需拍摄者去挖掘和整理相关的地方性知识。本文以彭水木蜡庄傩戏的影像记录过程为例,主要从记录什么、怎么记录两个层面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影像记录的具体问题。通过个案的分析,从具体的实践中找出合适的方法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

  • 秦绣针法纹样的转译与设计再生研究 2020-06-01

    目的为了扩展秦绣艺术的表现形式,促进其图形多元化的传播与发展,以秦绣针法纹样为基础,选取一种合理的设计再生方法,将秦绣针法纹样转化为系列化设计图形,运用新的设计模式,使其更好地适应随时代变化的审美需求和实用价值。方法经过对秦绣非遗传承人王丽丽所绣的菊花针法系列纹样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其针法纹样构成的特点并提取,运用转译方法生成纹样基本形,借助形态位移设计方法生成新的针法纹样设计图形,利用纹样的设计再生与当代设计中的审美文化相融合。结论将秦绣针法纹样的再设计图形通过茶叶包装设计实践验证,为传统的手工刺绣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审美价值,从而在传承和发扬陕西秦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让更多人了解与体验秦绣文化。

  • 深圳民间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延续和思考 2020-06-01

    在当前社会环境的全面创新和发展背景下,民间文化的传承能力和影响力度相比较以往更弱,且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地位也变得越发的轻薄.但是,随着当前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现阶段一些非遗项目得到了人们的逐步关注与青睐,甚至部分非遗项目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建设.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工作的开展将结合深圳当地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问题和延续问题做深入的问题探索和论述,同时希望能够借此有效的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延续过程中,实现对深圳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与文化特色的有效继承和发扬

  • 新媒体多元化形式下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探析 2020-06-0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保障社会精神文明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越来越复杂。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一条科学发展道路,即通过新媒体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具有明显的可行性,它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有利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民化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究新媒体环境下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开展现状及其创新发展途径。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说 2020-06-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文化不断遭受着现代文明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迫在眉睫.在非遗语境下,人类学和民俗学者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有着详细的见解.鉴于它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方法,了解不同学科的方法论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有较好的意义

  •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翻译的策略及方法 2020-06-01

    广西有着独特的文化。至目前为止,广西共有5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76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民族特色浓郁。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非遗名录的英译策略和方法的分析,促进广西非遗的外宣翻译及对外传播。

  • 建构传承人口述史的理论模型 ——评冯骥才主编《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 2020-06-01

    冯骥才主编的《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一书是对近年来中国"非遗"保护经验的提炼、概括、总结和提升。该书明确了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奠定了以"对话"和"交流"为核心的方法论基石,建构了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理论模型,具有开创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