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89 条数据
-
让非遗与旅游"亲密接触"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以洛阳文峰塔非遗文化产业园为例 2020-06-01
洛阳文峰塔非遗文化产业园位于洛阳古城,是洛阳古城保护与整治项目的一期工程,为河南省重点PPP项目,园区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园区以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填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传承为主题,尝试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道路,将园区打造成为中原乃至全国最大规模、非遗产业化最为集中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非遗活态传承基地.园区自2017年4月开园以来,经常是游人如织,每逢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目前,园区引入国家、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余项,创造就业岗位3000多个,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成为洛阳市乃至河南省文化旅游新亮点.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旅游发展研究——以大足为例 2020-06-01
本文系统分析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重庆市大足区旅游发展现状,总结其在旅游发展规划、旅游营销以及旅游管理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打造旅游业发展升级版角度提出几点对策建议,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发展旅游、保护遗产等工作起到一定借鉴与帮助。
-
扬州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2020-06-01
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有与饮食文化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常见表达。扬州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丰富,享有一定的国内外知名度,资源类型与空间组合度高。其旅游开发,既有利于为饮食类非遗保护与传承提供群众基础和资金支持,也有利于扬州旅游形象的提升。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需在活态传承、原真展示的原则下,选择多样旅游开发模式、构建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
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与旅游开发研究 2020-06-01
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法分析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太原市非遗类型齐全,以传统技艺类和民俗类为主;全市非遗呈集聚分布形态,东南多,西北少,从南向北逐渐递减,地区分布不均衡;太原市非遗集中分布两主核心区和一次核心区;不同类型的非遗分布重心不同,传统技艺类集聚分布最明显,民俗类次之。太原市非遗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等因素是分不开的。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同类别的非遗开发模式不同,要针对数量较多的非遗进行重点开发。
-
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0-06-01
旅游开发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自我生存,重新焕发生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梳理,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以特定地域为研究单元,从资源赋存条件、资源开发优势度、市场潜力和开发条件 4 个方面构建了区域非物质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为筛选非遗旅游开发地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
探究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调发展 2020-06-01
少数民族地区常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条件积极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少数民族旅游利用其独有的文化差异性和旅游特色项目在现代旅游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部分,政府对少数民族发展特色旅游业也提供了很多优惠扶持政策,而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行也依靠民族旅游的创收。在民族地区将非遗有效融合在民族地区旅游项目中对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地区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避免非遗在商业旅游中过于庸俗商业化,是现代民族地区旅游进一步发展道路上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
凉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化研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沉淀和记载着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现今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团体和我国政府也都在积极探寻保护并传承非遗的有效方式,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非遗,其中将旅游开发和非遗结合起来是当下保护非遗的重要途径.彝族作为我国一个大民族,其非遗十分丰富.本文首先分析了非遗的概念、类型及开发价值,其次阐述了彝族非遗的分类、现状及开发方向,最后以西昌市安哈镇为例总结了彝族非遗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
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的可持续旅游研究 2020-06-01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部的西递村拥有保存完好的三百多幢皖南古民居建筑,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其中还蕴含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近年来西递旅游呈现下滑态势的现象,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梳理了西递发展可持续旅游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提出当前旅游模式下的问题,并就如何将古民居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天然资源有机结合进行了分析。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和参考村志等方法,结合村情就旅游与文化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以及发展可持续旅游的途径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