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分类

按类别分组
文献(7)
按栏目分组
非遗文献(7)

共检索到 7 条数据

  • 城市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2020-06-01

    目前,非遗的发展空间日益缩减,导致传统文化遭到破坏与毁灭.因此,我们应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治理念,以积极的心态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就城市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非遗的保护提供帮助.

  • 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 2020-06-01

    为摸清雄安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现状,以探明地方文化资源,为这一地域的地方传统文化样貌留下历史存照,“京津冀学者联合考察团队”完成了对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文章就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基本情况、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雄安新区未来发展中的非遗保护对策等进行陈述,对雄安新区未来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 浅谈“非遗”普查后的工作 2020-06-01

    当前,大面积的"非遗"普查已结束,"非遗"普查后,需要做什么?笔者认为:必须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合理扬弃;必须增设专业机构、划拨专项资金、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必须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必须采取措施,关怀"非遗"传承老人,培养传承新人;必须在保护的基础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建立督查评估制度。这样,才能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一项事业,让中华民族的血脉代代相传。

  • 文脉清江浦 非遗“磁场圈” 2020-06-01

    清江浦区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六百年的婉转跌宕,抒写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篇章,众多的传统技艺将清江浦装扮得华丽多姿,激发出"吴楚文化圈"、"运河文化圈""清韵多元文化圈"等一系列的文化现象,极大地推动了清江浦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全面挖掘,揭开传统尘封的面纱非物质文化是遗落在泥土里的珠玉,一经发掘就大放异彩。清江浦区高度重视民间非物质文化的挖掘、收集、整理和保护工作。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在辖区内进行普查,上报线索千余条,梳理项目

  • 浅谈宿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 2020-06-0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对我县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非遗普查尤其重要,我县已开展三次非物资文化遗产普查,对非遗名录的传承和保护刻不容缓,我县非物资文化遗产已成功申报国家级名录一项,省级名录七项,县级名录51项。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7人,市级传承人8人,县级传承人212人。

  • 走进西藏非遗 2020-06-01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西藏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区,非遗项目丰富多彩、历史悠久。2005年,西藏全面启动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前4批区级非遗项目达323个。截至目前,西藏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达460项。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西藏各地围绕“多彩非遗,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同步开展近80项系列宣传活动,展示近年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宣传和普及非遗保护相关知识,营造全社会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

  • 义乌美丽非遗进稠江 让非遗与群众更贴近 2020-06-01

    8月8日晚,一场由义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义乌市第四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义乌市稠江街道力率处主办,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义乌市稠江街道综合文化站承办的…美丽非遗’六进活动暨‘经济普查’宣传首场文艺演出”,走进了稠江街道楼下村文化广场。